《易经》之观水有感:做人要学会淡定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飞飞

        今天听曾仕强老师讲《易经》,讲到了水,应该是出于《道德经》,水的特性是水利万物而不争。原文是,《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而今天关于水的特性不是这一点,而是另一点。这个观点启迪于曾仕强老师。内容是:一条河流在平坦的地面上流动时,会非常安静,基本上听不到水声。而经过有类似坚硬岩石等硬物、障碍物的时候,会造成水流湍急,并发出“哗哗”水声。

        这种情景可以用来形容:人在生活、工作当中,当人的人生一帆风顺时,人会非常满意,喜笑颜开。万一遇到了坎坷,与人发生冲突时,人就会大喊大叫,抱怨,大发雷霆,甚至大打出手,造成很强烈的动静。

        人们的正常生活中,能遇到这种人的情况很多,甚至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这样。这很正常,因为这样本身就是大自然固有的一种现象,属于自然而然的行为。

        但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不能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动物一样,要不断修炼自己,是自己趋于道,最终达到宠辱不惊,看淡身外之物,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境界,从而成为真正的万物之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