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儿初长成(二)
昨天和儿子聊天。
首先引出了就业的话题。
我告诉他,我同事的小孩的就业情况,他也认识,有两个还是他的同学。
他的同学丹丹,考研未上岸,长沙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在昆明找的,但嫌远了,也没办法。
郭老师女儿,觉得济南太远,便回长沙找工作,还在进行中。
我朋友的女儿应聘教师,现在镇校教书。
他的同学,书店的女儿,考上特岗。
儿子说:现在考公务员和老师的特别多,说明外面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工作。我的一个同学,当时班上倒数一名,现在益阳一所初中教物理。
他告诉我名字,我记得,他班上的同学的名字基本有印象。
我说:你班上倒数一名在普通班也是前几名。你们班就那么两三个是二本,还是大学中比较好的专业,其余都是一本。
然后聊起了他的同学。
他的同学现在的去向我大多知道。
大多读研,有保研到上海交大硕博连读的,华科大硕博连读,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武大,上财,复旦,同济等。还有的考到川大,湖大,南航等。有的已经就业,上海,广州等地。
儿子说:我们一个班考上的牛逼的学校就相当于全校的。
我说:那年疫情在家几个月,你早点着手准备,也至少能上个985吧。
儿子这次竟然没有反驳我,他的那些牛逼的同学当时高中大多没有他好,现在把他远远的甩在后面了。
我也告诉他,以前他出生时,住楼上楼下的,比他大一个月的女孩子,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研。我的一大学同学,也是他就读高中的一名老师,他的女儿考上了天津大学。
我接着说: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呢。
他也默认了我的这种说法。
我半试探半认真的说:要不你也读个博?在大学当个老师,又稳定,收入也不错。
儿子马上反对:那不读呢。论文太难写了,而且形式的东西虚的东西太多。
我一听,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打地洞。他太像父母了,不想玩虚的,想干实业。
我便说:实业那要靠实际能力呢!
我知道儿子懂,没有再说下去。他口头反对的基本不认同,如果不作声,那就是在心里认可。
后来聊到房价,儿子说:现在很多老板拿了钱跑路了,很多成了烂尾楼,房主便要求停贷。疫情让很多中小企业破产。上海疫情几个月封城,很多外企撤资,撤资的企业不会再回来了,使得就业更艰难。就业方向在哪,钱在哪。考公考研每年都是最多的,更说明钱的流向。
我突然想到:男人的钱在哪,心就在哪;国家的钱在哪,命脉就在哪。
后来还聊到他的专业之类的话题。
这次聊天,感觉儿子比以前又成熟稳重了很多。
他虽然比不上他那些牛逼的同学,不过这次似乎多了一些对我的说法的认可。
他从不艳羡别人居高位,也不觉得自己所居位置低于人家,他觉得自己舒服就行。这真是一点都没有走样,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忧虑。
不过,我感觉他的自信中还是有些许的失落。
我还记得大学四年级时,我问他:你大学四年都做了一些什么(因他当时不考研)。
他很理直气壮地回答:过了一个大学生应该过的生活。
我当时无言以对。
早两天小易也说到她女儿,让她女儿趁着假期找一份暑期工打,好历练自己。她女儿回答:后面几十年都是打工,急得这样的干吗?
两人的神回答,怎会有如此异曲同工之妙?
儿女的思维能跟得上是好事,跟不上也得多交流,能达到同频共振,父母与子女关系更融洽。
要能与儿女正常交流,作父母的一生都得学习如何做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