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到底为什么熊?多动症还需家校共治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ansi9175
有多动症的孩子常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做事有头无尾、冲动任性等,一般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这样的孩子就是“熊孩子”。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专家告诉你:“熊孩子”之所以熊,很有可能患有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和学校都很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让家长和教师感到无可奈何。
“大家往往认为,多动症就是小孩子的病,多动症发病在12岁以前,但并不是说长大后多动症就会消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说,“60%至80%的患者在青春期仍旧患有多动症,30%至40%的患者直到成年依然受多动症折磨。如果不重视,这种病症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国际研究显示,心理健康问题在大约11岁时起开始增多,而童年和青春期是心理障碍发展的主要风险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会提升成年时发生心理障碍的风险。因此,在儿童时期和青春期有效的心理治疗也可以预防成年的心理障碍。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常出现“男生弱势现象”。比如小学男生出现多动问题的概率大于女生,初中男生出现行为问题的概率大于女生。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提醒:家长应该能够意识到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学校老师也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态度和恐惧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