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工作坊 教师作品

婆婆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涓涓细流zj

  “……你走快点,弄个啥你都慢慢腾腾的……”

        正在阳台画画,听到楼道传来的声音,我放下笔连忙跑出去开门,果然是婆婆和公公来了。只听婆婆还在说着:“几个娃给你买的鞋、衣服,叫你来换上,你就是不听人说……”,公公只低着头,一声也不吭。早已习惯他们老两口的相处方式,我只当是没听见。接过婆婆手里沉甸甸的几个大袋子,不用看,也知道是什么。为这,丈夫没少“批评”婆婆,说她是“把石头往山里背”。老家在山区,磨面特别不容易。这几年儿子大点了,婆婆就没跟我们一起住了,只是隔一阵子想孙子了,才会来县城的家里住几天。每次都会蒸一大锅馍带来,连带她自己种的各种时令蔬菜。她总说自己种的粮食磨出的面吃着香,家里种的菜也都是没有打过农药的。拗不过她,我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丈夫的老家在小金山上一处幽僻的山坳里。通往家里的一条小路,一到下雨就难以行走,门前山坡下一公里处那个供全村人吃水的“水泉”,也是一条相同的小路。前些年村里人都陆续搬走了,我们结婚后也在县城买了房子,可公公婆婆说什么也不肯搬去新家住。

        婆婆不识字,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可她从不埋怨命运的不公,倒是养成了勤劳善良的品质。有一年暑假回老家,车子停在大路的尽头,剩下的一段小路只能步行,但这也是最让我欢喜的。踩在密密的野草上,软软的,像天然的地毯,路两旁高高的山坡上,野花竞相开放。远远的就听见婆婆大声呵斥着什么,我猜,一定又是哪只鸡“随地乱拉屎”了,哈哈!不禁加快了脚步。迎接我们的是家里的鸡、鹅、猫、狗、兔,还有门前山坡下一闪而过的小松鼠,夏日的炎热,在这里消失殆尽。拿出准备好的新鲜时令水果,我和丈夫就直奔后院的“堂口”,婆婆信佛,每次回家都让我们买最好的水果供奉菩萨。一进去就看见一大笼“野生酸枣”,黄豆大小的枣子,足有100来斤。这时婆婆又提进来一小袋倒进去。我看见她手上满是被枣刺划伤的小口子。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去外婆家,摘酸枣时,一根刺扎进手指,那钻心的疼,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婆婆边倒边说:“这是一味中药,有人来收,五毛钱一斤呢”!我不禁想起婆婆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人只要勤快,就饿不死”。是啊!地丁草、车前草、槐子米、蒲公英、菊花头……,山里何曾少过这些东西,从上古时期“神农氏尝百草”到明代李时珍所著“百草纲目”,大自然对于勤劳的人,总是额外的慷慨。我虽不是佛教徒,但婆婆却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个“真正”的信佛之人,最真实的样子,也让我在心里立下了一杆“做人”的标尺。走出堂口,抬头又见屋顶瓦片上一大片仙人掌肆意的生长着,那欲开未开的花,以及含苞待放的一个个小花苞,沐浴在晨光里,生机勃勃。我有了一种更踏实的“家”的归属感。

        这几年国家提倡绿水青山建设,山里许多人在政府的扶持下,承包山地发展种植。邻村的人承包了大片山地进行苗木培育。婆婆和许多像她这样的老年人又多了新的活计,被雇用给新植松土、锄草、浇水。从家里出发去到干活的地方,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上午七点到11点,下午两点到六点,每天40块钱。为了方便婆婆喝到热水,丈夫特意买了一个大的保温壶,后来我们才知道,每次背去的热水,大部分都被她分给了一同干活的同伴们了。她说:“都是一块干活的老伙伴了,也都不容易,人家来要我总不能不给吧”。去年,她又在附近的一片花椒种植地干同样的活,这次离家只有几分钟路程,可她依然给自己那个保温壶灌满热水,她说:有几个老伙伴住的挺远的。

        生活中婆婆也是让人敬佩的,家里虽然简陋,但被她收拾的总是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受她影响,我现在做饭也是一边做一边收拾着。婆婆虽不常来县城的家里住,但她和公公的房间,我总会收拾得整整齐齐。晚饭后闲聊,婆婆拿出一个小包,一边打开一边说着:“去年干活,人家前阵子发了工钱,我跟你爸住在山上,又不花钱,家里买了新房,你们肯定手头紧,这几千块钱拿去用吧!”看着婆婆一脸自豪的样子,我一阵心酸,但又觉得特别幸福。

        婆婆和公公养育了四个儿女,丈夫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但我却是全家最受宠的那个人。有次跟丈夫拌嘴,我气不过,就说:“家里人都把我当宝,就你拿我当根草”,他居然调侃道:“我拿你当冬虫夏草呢”。婆婆年纪大了,公公的腿疾也每况愈下,我们商量着今年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们搬下来一起住。

        儿子今年上初中了,也越来越懂事。我仿佛看到未来的他,把我写的这篇文章读给他的孩子,告诉孩子:这是你奶奶写的我奶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