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研究▪性▪学习读书

一本烧脑教材教会我这个时代的生存技能——批判性思维

2016-04-27  本文已影响643人  曾木岩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网络渠道,让人们发声变得更容易,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每天微博,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新闻APP,视频网站,电视,电话等各种地方各类信息扑面而来。

你在某门户网站看到新闻“丽人丽妆2200万天价买papi酱广告”,

你在某健康主题公众号看到“10种不会得癌的生活方式”

你关注的某情感博主发了一篇文章,叫做“找到真爱的6套秘方“

你常去的那家化妆品店的BA告诉你的皮肤外油内干,毛孔粗大,最新出的某款产品能调节水油平衡,不如试一试

。。。。。。

你相信Papi的广告真的拍卖了2200万元吗?

你打算按照“10种不会得癌的生活方式”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

你会相信找到真爱只需要这6套秘方吗?

你会听BA的话买下那套护肤品吗?

你看,我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但需要我们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充满信息的时代也是充满问题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时刻认识,分析,判断,选择和决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善于思考,学会认知,辨别真假,判断优劣,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取决于我们是否善于思考。

虽然我知道思考有多么重要,但我一直觉得思考是大脑产生的思维活动,每个人的大脑是不同的,思考这种能力天马行空,无迹可寻,只能靠自己摸索调整,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和目的都不同,即使别人掌握了一套思考方法,但不适合自己怎么办?

然而有本书让我改变了想法,虽然每个人的思考能力不同,但说到提高思考能力,其实是有可以遵守的原则和步骤的,而且也有一些共通的注意点,思考并不是我所想的那么神秘那么个性,它其实是一种通用技能,可以,而且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

作者:萧默

看到名字和封面是不是觉得很“教科书感”?是的,它其实是本教材,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通识教育教材和哲学专业教材“

作者曾在研究生时期体会到自己面对思想和论证时,没办法进行合理分析,也不知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正因为他有过这种痛苦体会,他更能说清楚批判性思维要做的具体过程,他希望学生们能尽早训练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再有他曾有过的无力感。

刚开始真有些看不下去,第一章讲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还有批判性思维的教育,都是理论,但是熬过第一章后,就只剩惊叹:

原来应该这么分析问题,应该这么重构论证,原来合适的推理是这样,原来批判性思维就是做这些事儿。

总体来说,作者说了这么件事儿: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面对一篇表达信念,观点和提议的文章时,先用批判性阅读理解文章的论证,之后进行细致的分析,认清论证的前提,推理和结论。然后评价论证:审查前提是否可接受,可信;检查推理的相关性和充足性;考虑有没有不同的或替代的结论,最后对论证下判定书(批判性写作)。

全书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1-2章先对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进行总结,3-10章再详细阐述每个过程,结构清晰;

在说明问题的时候,引用了大量报纸,门户网站的各类新闻作为分析对象,尽管本书写于2008年,但这些新闻都很有代表性,比如名人八卦《给钟楚红的情书》,时势分析《中国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吗?》现在这类新闻也随处可见,没有违和感,很实用。

书中类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假大空的话,从来没有出现过,基本通过例子来细细说明,还出现过不少金句,值得反复咀嚼。

论证不但由多种成分构成,而且深植在流动的历史和知识体系中。

论证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有三维坐标,各层次的隐含支撑假设代表它垂直坐标轴上的数据,我们迟早要一个个地审视它们。

科学是信念,假说和辅助假设结成的网,假说不能单独被检验,被检验的是这个网。


我觉得书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相关,充足,开放

批判性思维的中心任务:得到好论证,需要评价论证好坏,

我们要看作者的论证是否和结论“相关”,论证过程是否“充足”,足以说明结论,

此外,我们还要跳出当前论证,试着从不同立场看问题,以“开放”的态度,针对同一结论,想象更多不同的论证。

我挑出了书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句子分享给大家:

承认自己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很容易被迷惑。

——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构造和判断好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任务。

——了解批判性思维具体在干嘛

对问题至少要从三种角度去思考,提出三种方案去决定行动,考察三种反驳你的观点,寻找三个例子来表达一个概念。

——帮助开展批判性思维

当然书中也有我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比如关于重构论证的阐述,作者提出了很多论证结构:单前提结构,多前提结构,链式结构,复合结构,

我觉得只要把论证重构成“前提-结论”就可以,越简单越好,否则重构时还要考虑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太复杂了。

还有第5章真实的思考:什么是好理由 这章的结构相比之下有些混乱,其实这章是讲如何考察论证前提的,我没按书本身的结构,而是把需要的内容挑出来仔细阅读。

在本书第九章提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虽然不等同,但相互需要,相互促进。书中只有一个小节简单说明了下,如果能有本续集,我希望是讲创造性思维的思维过程,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怎么互相作用的。

总之,这本书完整地描述了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让我对批判性思维有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不过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

如果事事都要批判性分析既不合理也不现实,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和希望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如何针对自己的需求实践批判性思维?

这是接下来我们该考虑的问题,除了查阅其他资料,实践,总结,复盘也很重要,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方法,

就像《双城记》所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到底通向何方,在于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