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今年6月6日进入芒种节气,芒种是我们国家夏季的第三个节气,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正式来临。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一收一种间,道尽芒种节气的内涵;“芒”另外一个意思是“芒”通“忙”,代表着芒种是一个忙碌的节气。
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一候螳螂生,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螳螂捕蝉,夏日蝉来了,又怎么能少了螳螂。“夏日流萤篱笆上,幽草舞螳螂”这是多么美的夏日美景啊!
二候鹏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伯劳的鸣声局促尖锐,声声是别春之离愁,酷暑一到,就再无温情了。有诗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诗里告知我们如果倾慕对方就要大胆去追求,不要劳燕分飞,空留余恨。
三候反舌无声,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反舌鸟性子烈,难以驯养,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所以有句忠告叫做”杀死一只反舌鸟是一种罪过”。美国作家哈珀·李写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原著其实就是《杀死一只反舌鸟》,书名就是根据这句忠告起的。
古人说,螳螂不生出,这叫阴气灭息;伯劳鸟不叫,说明政令不行而奸邪逼人;反舌鸟还在叫,定有巧佞之人在君侧。
宋代陆游有诗《时雨》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芒种的民俗有嫁树、送花神、安苗、煮梅等。
饯送花神归位
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有亲送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花神再次下凡到人间嘻游。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著名的黛玉葬花的情节也发生在芒种那天,住在大观园的姑娘不能体会民间的疾苦,怎么会有芒种节气的喜悦呢,只能悲伤的葬花以送别爱情了。
煮青梅
北方有吃青杏的习惯,而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三国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由此而来。
关于芒种的几首诗
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诗中,“螳螂、彤云、鴳鸟、莲花、蚕麦”一一登场,好不热闹的芒种季节,万物勃勃生机中,可以看出诗人也是多么热爱生活的。
芒种节气也迎来了中考和高考,愿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芒种是收获幸福,再种下希望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