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社会热点

每位父母都应该学会引导性思维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108人  桐阳妈

文/桐阳妈

这两天被天津坠落儿童事故刷屏,出现了报道断章取义的情况,最后天津官方辟谣,事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信息特别多,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样才会全面看问题。

经常看到一些人说,看了一篇文章或者专家的一些语言,会觉得在误导,从而责怪他们。其实想想,你为什么选择要相信文章的语言。为什么要相信这篇文章的真实性。

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是人,都有局限性,永远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标准答案,而引导性思维却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一点。

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学会这种思维,这样在任何情况下,自己内在思维稳定,有自己的观点,就不会受其他人影响。

用天津俩娃事故做案例来说明怎样一步步引导孩子的思维。

首先让孩子能够提出一系列问题,根据人物,什么事,地点,时间,为什么,怎样做的,然后引出孩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最后孩子形成内在稳定的思维。

具体步骤如下:

1.谁在说?

这是谁在报道此事?官方网站,还是大的单位媒体,还是自媒体,是熟人?名人?权威人士?谁在说这句话,重要不重要?

2.他们在说什么?

媒体在说什么?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个人想法?天津出事故了是事实。那些报道的观点有足够的根据么?他们是不是断章取义,还是有所保留,有的话出于某种原因没说出来?

3.他们在哪里说的这些话?

在什么平台发布新闻,他们报道属实吗?发表的意见可行吗?

4.他们什么时候说的?

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事情清楚了吗,还是片面报道?当然对于天津事故是事发后。但是很多观点是在调查中的个人见解。

5.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

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解释得充分么?他们是不是没有对事情了解全面?报道以偏概全呢?还是为了追求热点呢?

6.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说的时候,难过么?生气么?真心么?指责吗?有建设性建议吗?根据是什么?

当孩子能问这六个问题,甭管他是谁,这孩子就不会被媒体误导,也不会被专家和书籍误导。就会对外界的各种言论进行思考。

所以家长引导孩子提问题,这就是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7.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

发生此事了,要收集信息,从哪里收集,你觉得最靠谱?这种引导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学会查询资料,找到真相,这就是对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引导。

从最权威的地方了解,对于此事天津官方去了解。这个时候孩子学会了找最能够还原真相的途径。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查清楚。其他的报道自然就会放一边,别人怎么说,都不会影响孩子。

8.表达自己的观点。

孩子会提问题,从而也学会表达自己观点,并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上。当有了自己的观点,自然就不会受别人观点的影响。

我的观点是什么,因为我了解的事实是这样。就会根据了解的事实,讲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有了自己的观点就会和别人去思辨,这就是对一件事不同的看法,就会做到就事论事。

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不会去攻击别人的人格。因为自己心理有把握,这就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没否定别人,只是和你的观点差异,我们只是在讲这件事,和你人格无关。讨论完了,依然是朋友,依然是亲人,不影响关系。

9.对此事能够吸取哪些教训?

姚晨提议安装护栏,你实际查询的结果呢?有没有护栏?她的提议是经过思考吗?还是真的为孩子们考虑?这样去问孩子,孩子又学会了进一步思考。

从这次事故中,吸取什么教训,如果让你写一篇报道,怎样写文章?文章的核心怎样去表达呢?

事故报道也很多了,指责孩子的父母也不少。你的文章要有区别,重点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这样一问,孩子就会思考怎样去组织语言,重心怎样引导怎样别人去预防类似的事故,这样的一个过程,孩子锻炼表达能力,有了表达能力就会锻炼写作。

是不是按照这样一个过程,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很简单。当这种思维能力养成习惯的时候,孩子就会有创新精神,就会多提问,多思考,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牛顿,下一个爱因斯坦呢?

我经常和一些父母沟通,就是应用这种思维,没有评价,没有指责,一步步引导她们清晰看到问题在什么地方,从而启发内在思维和智慧。当父母有这种思维能力的时候,自然就会引导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