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沉没成本
2017-06-11 本文已影响28人
350fee9655f0
聊聊沉没成本
一直以来对
一直以来对沉没成本
都很是感到好奇,得到里面也有过几篇文章提到过这个概念,而《做出好决定》这本书恰巧也有谈到,那么今天就试着聊聊这个概念吧
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么什么是沉没成本呢?
沉没成本就是指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者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简单来讲沉没成本就是过去已经发生了,那些不能改变的成本。
举个栗子:假如说你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是50元,一张是100元。到了电影院,你才发现,它们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上映,所以你只能在选择看其中的一个。那么你会看哪一个?
估计很多人的想法是看那张100元的,但是最这是最好的选择么。既然电影票已经买了,那么这两张电影票都已经算是沉没成本。那么当你做决策的时候是应该去选择最喜欢的那场,而不是最贵的那场。同样,当你选择之后,看了半个小时之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场电影,你是选择离开还是继续看下去呢?这又是一个关于沉没成本的话题。
当然了,在最近有个小伙伴说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学习焦虑症。而产生这个中焦虑症的原因也很简单。感觉自己的学习时间和产出比,并不能够成了正比。所以由此产生了,很强烈的焦虑感。虽然我还不知道怎么去缓解小伙伴的焦虑,不过从沉没成本上来已经付出的时间确实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而焦虑却时时的影响着你以后的行为。
如果一年前你无知,那么一致性会要求你今天也无知
那么对于我们为什么会执着并不放弃这些沉没的成本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一致性的世界里,因为一致性,所以我们喜欢坚持的人,觉得这样有韧性;因为我们内心那点自尊,因为如果我们承认自己错误,那么也就否决了自己的一贯的努力。
对于这些沉没成本,那么如何应对呢?《做出好决定》这本书里面给出了三个建议:
- 忽略沉没成本。我们要在要认识到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比如说:在一段持续很久的恋爱关系中,可以试着问下自己:如果今天是第一次和这个人约会,我下次还希望再见到他/她吗?
- 要勇于承认错误。 如果你不想承认的话,那么就问问自己:为什么承认一个之前犯的错误会这么难呢?承认错误是为什么?如果是能在合适的时候适可而止,那对错误的坚持,不正是步入了一个歧途么?
- 灵活的运用一致性和持续性。灵活性本来就是一种资产,虽然一致性是理性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但是为了给别人展现出自己好了的一面,我们就需要“坚持到底”吗?如果你能客观地证明坚持下去是一种错误,那么完全可以去和以前不一致。毕竟过去的决定是在过去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它可能已经并不适应现在的已经改变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