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读书•写作•遇见剽悍读书营

读《护生画集》·《儿戏其一》

2023-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火神纪

  诗出自杜甫《又观打鱼》,既是”又观“,是否会有首观呢,于是搜了一下,找到了一首《观打鱼歌》。

  《唐诗归》论《观打鱼歌》云:

  说得门腹人败兴,抵得一篇戒杀文。

  《杜诗镜铨》论二诗(《观打鱼歌》及《又观打鱼》):

  体物既精,命意复远,一饱之后,仍归萧瑟,数语可当一篇戒杀文。

  纵观两诗,都是杜甫看渔人打鱼,有感而发。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见朝来割素鬐

咫尺波涛永相失

     ——杜甫·《观打鱼歌》

干戈兵革斗未止

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

暴殄天物圣所哀

    ——杜甫·《又观打鱼》

  诗写打鱼,现打,现卖,现做,现吃,写得活灵活现。但肥美虽饱欢娱之后,终归只有萧瑟。有人说,既然已经观过打鱼也写过观打鱼,什么缘故令他再写一首观看打鱼的诗?这首诗旨在弥补上一次观打鱼之作的某个纰漏吗?

  是不是纰漏未可知,但是《复观》想来比初观会更深刻些。

  图中所画,是两小儿游戏,一儿拿扇背立,一儿扑蝶。这虽是儿戏,亦不见小儿有多少残忍心,仅仅只是玩乐,并且招蜂引蝶又似是天性,一般来说此种画面多带有温馨浪漫之感。

  但见弘一法师所引杜诗,凤凰麒麟安在哉,凤凰为德,麒麟为仁,可叹的是争斗未休,而仁德何在呢?小儿胡为,以此纵乐;但小儿未知此事残酷,所以暴殄天物。但是如果纵儿玩乐,是否有失仁德呢。

  图文虽似抒情,亦不带谴责,但是读此诗,观此图,多少心有戚戚。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小儿玩乐为天性,大人是否能给他们传导些更仁慈的观念——不伤物,不伤生,谓之慈悲;纵天性如此,亦须克制谨慎。

                       20221013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