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传首演,说点心里话

2015-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姑苏风语

不写剧评很多年。我只是说点心里话。

浙百《春香传》首演,杭州剧院热闹了两天。人多且美,鼓响且亮。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我是今年8月份在长兴看的这戏。谢幕的时候我心情特别激动而振奋,再没有比这更适合公司揭牌上市的戏了。绝对旺人气旺财气旺气质旺气场的大百花嘉年华!

当时看完后北京的一位戏迷问我,怎么样?我说,呵呵。她心领神会。

然而铁杆如斯,若春香去了北京,她依然会二话不说买票去看。只是,看完之后呵呵。

越来越多的人买票进剧场是我的理想。而我们的追求却不应止步于此。回归到理想的源头,我买票进剧场,是因为我被戏剧本身打动。

戏剧不可或缺的是什么?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剧本。

小百花的演员,集体水准之高,专业态度之谨,精神气质之佳,已不必多说。正因为如此,更盼望她们将这巨大的辛苦,投入在真正有内容,有内涵的剧本上。

我想看到剥去层层华丽的外衣,赤身站在舞台中央,依然不惊不怖不畏的灵魂

春香传,鼓有多响,里面就有多空。

我写下这句话,心里是很疼的。

今年4月到武汉看戏,顺便回了母校,见了当年引我入门的老师。15年前,就是他在我们的戏剧观摩课上放了茅威涛的《西厢记》,从而在心上留下永世的烙印。他眼中闪烁的光我至今难忘。而久别重逢,他带我和我的朋友去剧场,自己却扭头走了。他抛下一句话,《二泉》这样的戏,你要看吗?

都是爱戏至深的人。

我懂他的意思。我也理解他。然而我也自知我为何要看,以及为何带人去看。究其原因,的确不是因为戏本身有多好。而是,我看到它具备将人吸引进剧场乃至留住的特质。

没有剧本,还有演员。

天哪!这是一颗麻醉药!

于观众,或许还可庆幸。于演员,还有比这更遗憾的事吗?

我理解,然并卵。

我接受,然并卵。

我买票,然并卵。

爱不变,然并卵。

…………

我还可以看到好戏吗?

我相信我会看到那一天,你站在属于你的金字塔尖。从此不必再追寻。

爱之深,责之切。冷雨敲窗,热泪盈眶。

家怡 2015-12-9 于佛山家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