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传“没有1%的灵感,99%的汗水都没用”这句心灵毒鸡汤了!

2017-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正阳哥

据说,爱迪生是个大骗子,骗了人们一个世纪。

他说“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然后这话成为了中国小学生语文考试的必背句目。

不过,小学生们用这句话混了多年的模范作文后,终于有人跳出来抗议:“你们都被教科书洗脑了!”

“爱迪生的话其实被隐藏了下半句,原话这么说的——如果没有1%的天赋,99%的努力都没啥卵用!”

不久后,又有一批较真的网友经过详细考证,海外网站翻墙搜寻,并未发现“爱迪生名言的后半句有外文版”。

也就是说,所谓爱迪生名言的“下半句”,很可能是中国人给他添上去的。

一句名言,两次反转,正反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天赋和努力,究竟哪条道路距离罗马城更近?

为什么不同群体对“天赋”和“努力”孰优孰劣的认识,竟是天差地别?

01

先来讲一个关于“天赋”的非典型故事。

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阳哥非常熟悉的象棋界。

有位老棋手,名叫阿胜。今年已经62岁了,过去一年,他的棋艺突飞猛进,从一位乡村级棋手跃升为地区级选手。

2016年3月,一场全市范围的高规格邀请赛上,他还进入了前10名。

全市棋迷都缠着阿胜问:你到底吃了什么药?怎么进步这么快?

阿胜说,老子下了30多年象棋,今年才突然开了窍,哪来的什么狗屁灵丹妙药?要是有的话我年轻的时候早就嗑了。

那么问题来了:阿胜到底有没有象棋天赋?

如果说有吧,为什么下了30多年棋仍稳定在村手水平?

如果说没吧,为什么仅仅一年就脱胎换骨?

这“天赋”到底是隐藏得多深,沉睡了这么多年才爆发?

02

再来一个非典型天赋故事,这次的坐标是乒乓球界。

阳哥一个邻居的儿子,5岁多开始打乒乓球,9岁夺得全省少年组乒乓球赛冠军。很快,他就被广西某专业体校招募入队。

然后,十几年过去了,这孩子现在至少是国家队队员,准备跟马龙许昕张继科竞争奥运参赛名额了吧?

嗯,差不多了,这哥们现在正在为广西玉林北流县代表队的资格苦战呢——前段时间,玉林地区队内选拔比赛,他意外落选。于是,此后的代表队名额选拔,他只能从资格赛打起。

一个“天赋”异禀的乒乓神童,为何成年后的成绩如此平庸?

03

分析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首先,“天赋”并不是一种恒定的能力,它具有阶段性,时多时少,时有时无。

很多人会把“天赋”视作“某种领域生之俱来的过人悟性”,或者“学习某项知识(技能)效率、速度快于常人的能力”,实际上,这两种表述都过于想当然。

现实往往是,“从零基础菜鸟进阶到初级水平”和“从初级水平进阶到中高级水平”,再从“中高级水平进阶到顶尖水平”所需要的“天赋”很可能大相径庭。

人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水平瓶颈不同,突破某个境界,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也不同。大多数时候,入门时需要的“天赋”,跟达到顶尖水平所需要的“天赋”,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突然“开悟”的“象棋神叟”阿胜,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开了对的窍。他“从菜鸟到熟手”的“天赋”可能很一般,但是他“从熟手到高手”的“悟性”却反超了其他人。“灵感”和“开悟”的年龄比较晚,就缔造了所谓的大器晚成。

而乒乓神童“泯然众人矣”,也不是什么很意外的结局。少年早慧仅仅是指起跑线上“天赋”比普通人稍高而已。这点1%的天生慧根,这点微不足道的起步优势,是不足以保证漫长的生涯赛跑一路领先的。

04

更何况,“天赋”很多时候并非“天生”。

首先,在遭遇瓶颈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柳暗花明”的“开悟”,突飞猛进地推动了能力的提升和工作的进展,这种悟性并不是什么生之俱来的“天赋”,而是原有的工作记忆和知识储备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灵感”很有可能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失败N次的人,为什么比一个首次接触的菜鸟更容易成功?因为,失败经验本身也是在逆向促进知识增值和技能提升,错误路子里通常也包含正确的元素。

那些被证伪的知识,那些被试错的教训,恰恰成为了“悟性”和“灵感”的重要铺垫,它们会在适宜的时机下,催动被暂时封锁的灵感喷薄而出。

人们只看到了“开悟”瞬间爆发的力量,却未曾想过“开悟”的背后经过了多少漫长艰苦的隐忍和蓄力。


05

回到爱迪生论灵感的名句里,1%的灵感,99%的汗水,实话说,灵感的比重还是偏高了。

1%的灵感和99%的汗水并不是割裂存在的,而是辩证互补的,甚至可以说,那点灵感本身就孕育在足量的汗水之中。

足够努力的人,邂逅有效“灵感”的概率和次数,也绝对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他们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天才”。

还是那句老话,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天赋迷信”盛行,只不过是一群loser自我开脱的借口罢了。

正因为天赋迷信论者看不到“开悟”、“灵感”背后的产生机制,他们把一些诱人的创意当成是上天的眷顾,或者干脆就认为是智商的差距。

最喜欢到处传播爱迪生所谓“下半句”的,就是他们这类人。

牛逼的人用加倍的努力快马加鞭,傻逼的人用所谓的“天赋论”放任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你对“天赋”持以什么样的态度,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价值和地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