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第6章幸福学习法读后感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蔡灵燕
《幸福的方法》第6章幸福学习法读后感

让学习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因为那是最独立的学习时期。学习有两种动机模式一一“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1)有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幸福。“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幸福的模式。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一为的要求孩子们拿到好成绩,而是让他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如果希望孩子们得到幸福,但前提是让他们自己必须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财富。

心流体验:心流,根据契克森米哈伊的说法,就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心流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即“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在心流状态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了巅峰表现:我们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展现出最好的状态。运动员把这种情形称为“在状态”。无论我们在心流的境界里做什么,踢球也好,雕刻也好,写诗也好,学习也好,我们对正在进行的事情采取的是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打扰我们或是使我们分心,在这种最佳状态下,我们能够更有效的学习、成长、进步并且向未来的目标迈进。心流理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说法代表我们必须承受极度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的,才能发挥100%的潜力,实现至高的目标。但在心流体验中,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个区域是在过难和过易之间,在这个区间内,我们不但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

幸福面前人人平等:富人的不幸也是很真实、自然,比起穷人的不幸没有任何差别,一一人类社会在这点上其实是很公平的。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不安、恐惧、快乐和幸福。无论我们是否富有,剥夺体验这些情绪的权利,其实就是在剥夺获得幸福的权利,甚至连虚无主义者都无可避免地会碰到不开心的事,不去面对,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快乐,无论收入和社会地位怎样,我们都要“全然的接纳自己”。

虽然我不相信发生的事都是好事,但我知道有一些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最好的一面,没有人会喜欢困难,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困难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任何挑战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哈比森说“永远不要浪费从困境中学习的机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