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觉 Beyond Feelings阅读书籍收录

《超越感觉》笔记 | 第二章 什么是批判性思考?

2018-05-12  本文已影响168人  我是高黑

要回到这个问题,需要考察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思考?第二,什么是批判性?

思考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中。

输入:外界物理刺激、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新需求、内在的新欲望等。

处理:1)感性,包括情感、情绪、习惯等;2)理性,包括思考、潜意识、直觉等。

输出:想法、观点、判断、评价、决定、鉴赏、审美、行动等。

可见,思考是我们的大脑处理外部和内部输入,产生输出的方法之一。

按照该书,思考又分为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考两大类(英文版里,还有反思,实为三类),此处仅讨论批判性思考。

感性的好处是反应快,但缺点是不牢靠。虽然,批判性思考也有各种误区和偏差,但是目前最可靠的处理方式。

有人认为直觉是思考的结果,有人认为是一种直接的下意识反应,但总之,不如批判性思考可靠。

批判性

Critical Thinking虽然翻译成批判性思考,但是这里批判性并非汉语字面的“批评、挑刺”等意思。按照英文解释,批判性思考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判断的过程,而判断需要相对精确到结论是一直正确、有时正确、部分正确还是错误。

思考人人都会,但是批判性思考特指以一种强力思考,精确思考。

简单的说,你必须可以说服别人,为什么你形成了这么一个判断,得到了这么一个结论?这里的核心是,说服别人。

这就要求:

1、你基于分析的事实必须足够确凿,且足够全面。

2、你形成了一个判断或者结论。

3、你必须可以解释给大家看,你是怎么从事实形成这个判断或者结论的,这里的逻辑是什么。

一些Tips

1、写作不仅仅用于交流,更能帮助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2、开会讨论也有助于进行批判性思考,但需要认真准备并合理引导,否则开会的结果会导向另外一个极端,引发争论和仇恨。

3、高自尊,低防卫是形成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重要前提,因为低防卫可以让你尽可能的贴近现实和尊重不同意见。

4、尊重别人的思考和认知,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如果是进行学术性研究和交流,需要著名观点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