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日语」2022-145篇,死亡教育

2022-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能学多少学多少

清晨在冥想的时候,头脑里突然蹦出一个念头,开始思考死亡教育。

这两天新入手,万维钢老师的佛畏系统这本书,有一章节“但是人终将老去”。

有段话颇有哲理,一个演化生物化学家在森林里,听到了一个护林员的对话,“Dead  elk in Agnes Creek decomposing nicely .Over”,大概意思是,发现阿格尼斯溪有一只死麋鹿,分解得很好。完毕。

世间万物都是匆匆过客,不可能永久存在,有生命状态和无生命状态都是同样存在。这个世界并不因为某个个体的存在多了些什么,也不会因为其消逝而少了什么。

这让我们想起了哲学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人是有生命的动物,人的身体组成也是有大自然的诸多元素自组织而成。每天都在摄入诸多的元素,体内循环,与大自然进行交互。

如果单纯把人看作一个物体,没有任何追求的个体,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终其一生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生带着什么使命而来,又能实现什么愿望。

思考这些后,发现,应该不管在那个人生历程阶段,都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一旦有了使命,一生逐命,知道如何使用这条命,就会坦然处之。

从而不会虚度此生,即便生命走到了终点,也不会有所悔恨,顶多是自己没能做出更多的事情而已。

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