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条路成长励志

你有"好人情结"吗?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40人  蓝溪b_d
你有"好人情结"吗?

困惑

前几天,我接到房东电话,他说想要卖房,希望我配合中介公司看房。当时听到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内心是很不情愿的。因为租房合同签的是一年,而现在仅仅过去了三个月,我对房屋仍然享有使用权。虽然他作为房主有权处置房屋,但是根据“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我是没有义务给他行这个方便的,况且中介随时带人来看房肯定会打扰到我的生活。所以从自身利益出发我是不应该答应他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口不对心地说了句:行。

挂了电话,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要答应他,好像刚刚接电话的那个人不是真实的我。我对此感到十分困惑。

反思

我不解,于是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以前的我遇到类似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现在的我又为何变成了这样?

我跟随着问题将自己带回到过往的记忆中,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未曾改变,长久以来我一直是这个样子。

我看重别人的需求,习惯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有时即时委屈自己也不想让别人失望,更不想因此引发冲突。

比如,在图书馆有人大声说话影响到我时,我会选择沉默而非提醒;在大街上被人拦住做调查问卷时,我会配合而非转头离开;在理发店被要求办卡时,我会勉为其难地掏钱而非拒绝;有朋友向我提出任何请求时,我都会尽力帮忙而非找借口推脱。

是的,我没有改变过,只是以前的我从未质疑过、从未思考过。

我很少发脾气,也尽力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可是,当做好人成为一种情结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性地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已经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压抑。

据我观察,其实周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好人情结,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这种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破解呢?

我知道我要的答案一定能在书里找到,所以我搜索了两天,最终在《取悦症》和《可爱的诅咒》这两本书中找到了解答。两本书对“好人情结”的称呼、分类和形成原因、解决办法等略有不同,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两本书中的内容进行了整合。

“好人情结”形成原因及分类

书中将这种把友善待人作为行为准则并忽视自己真实需求,从而受尽委屈的人格称为“取悦型人格”或者“圣母型人格”。称呼不同,但其实和“好人情结”是一回事。

这种人格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恐惧引发的。也就是说,“好人情结”的产生原因是恐惧。

根据恐惧的内容不同,“好人情结”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回避负面情感型,一类是追求认同型,下面具体来说。

“回避负面情感型好人”

这种类型的“好人”所恐惧的是发生冲突或者出现愤怒、失望等负面情感。

他们害怕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者矛盾,也害怕别人产生愤怒或者失望等负面情绪。所以他们会通过满足对方的需求达到避免发生冲突的目的。

比如,这类型的人不会在商场或者餐厅表达不满,即使商家提供的服务或商品很糟糕;当他们感到生气或者伤心的时候,只会生闷气或不说话而不会公开、直接地表达情感;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不会批评或公开质疑别人的意见,因为那样做有可能产生冲突。

我就属于这类型的人,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还是情感中,我都不希望发生冲突和矛盾,虽然不是遇见任何事情都退让,但大多数情况我都会选择做个好人去维护和谐,哪怕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这种类型的恐惧多是来自于小时候不够稳定的家庭环境。比如小时候父母离异、家中争吵不断、或者父母情绪波动很大。总之,小时候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着冲突和对抗,从而让这些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长大以后,他们会非常恐惧和回避有可能产生不安全感的冲突以及负面情感。

在小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分辨是非,小孩子经常会出现一种幻想,认为家里的不和谐、家长阴晴不定的情绪是由于自己做错了事造成的。所以他们会观察父母,专挑能让他们满意、开心的事情去做。而“看脸行事”的行为模式也就从那个时候养成了,长大之后,这种行为模式成为了习惯,他们也就自然成为了回避负面情感型好人。

有人说,这不是很好吗,避免发生冲突是好事啊。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自己的需求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而产生的委屈会积压,随时存在爆发的风险。而且,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矛盾和冲突总会存在的,一再地回避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失去学习处理冲突的机会。

“追求认可型好人”

这种类型的好人所恐惧的是不被认可。

他们非常害怕不被认可、不被重视。他们会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换取赞扬、感激和谢意,从而达到被肯定、别认可的目的。

比如,这类型的人会希望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他们,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为了让自己被别人喜欢,他们会做出牺牲自己甚至违反原则的事情;他们会竭力满足他人对自己的所有期望,即使有些要求是过分的、无理的;如果没有满足别人的请求,他们会产生深深地内疚感。

这种类型的恐惧多是来自于小时候严苛的父母、长辈或者老师。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批评往往多于表扬。虽然他们的初衷可能是“严”下出人才,但对于小孩儿来说,他们会认为被爱是需要条件的,只有做的足够好才会被表扬、被疼爱。所以,努力做到父母满意、尽力做到最好成为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小时候缺少关注和爱,他们长大以后才会更加渴望别人的重视和认可,甚至到了上瘾的程度。而为了获得认可,他们便会沿用小时候“满足他人需求换取认可”的行为模式。

这种类型的弊端是过于依赖外在的评价和认可,从而失去了自主控制权。由于无法正确评估自身价值,很容易使自己成为一个低自尊的人。

改变

具有“好人情结”的人多数是上述两种类型的结合体,不同的是会更多地偏重某一类型。

在认清“好人情结”是因为恐惧在作祟之后,我们要想办法消除恐惧。

下面有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每日记录做的好的事情,重新认识自身价值。
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至少一件自己做的好的事情,再写上它反映的好的品质。比如, 今天回家很晚但我依然坚持去运动。这说明自己克服了懒惰,而且有毅力。这样坚持记录一段时间后,我们会重新发现曾经被自己忽视的优点,从而建立起内在的价值体系,降低对外界评价的依赖程度。

2、将“应该”换成“可以”,软化固有思维模式。
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是有太多的“应该”在指导我们这样做、那样做。我们习惯了受这些声音的控制,所以总是听不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看不到自己真实的需求。如果将“应该”换成“可以”,脑中那些苛刻的要求就被软化了,我们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3、试着做自己的父母,和内在小孩儿谈一谈。
每当察觉到恐惧时,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谈一谈。想象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这个内在小孩,他可能正躲在屋子的一角哭泣或颤抖。而现在的我们要去做这个小孩儿的父母,我们可以走近他,拥抱他、安抚他,并告诉他:有我在,不要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恐惧情绪。

4、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需求。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在语气上要坚定;用词尽量简洁明了;说话不要模棱两可,比如别人请求我办事,如果办不了要直接告诉他,不要害怕对方失望而编造一堆借口,这会让对方更加困惑和产生误解。

5、系统脱敏法。
这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原理是让被治疗者暴露在可控的、逐渐加强的恐惧或焦虑中,循序渐进地对抗消极情绪。就好像打游戏,先闯过第一关,然后积累经验值,再闯第二关、第三关,直到通关。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列出十个恐惧等级,每个等级列出相应的让你觉得恐惧的事情。比如,第一等级中恐惧的事情是给朋友打电话推掉今晚的约会,而第十等级中恐惧的事情是在会议中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从第一级开始,循序渐进地把这些事都做一遍,挑战这些恐惧。当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我们的恐惧指数就会降低很多了。


最后有一点要明白,改变“好人情结”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自私,拒绝帮助任何有需求的人。做出改变是为了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内在需求,正确感知自身的价值,从而自主掌控自己的人生。当再面对别人的请求时,我们能够不再受惯有行为模式的操纵,能够在分辨之后自主做出接受还是拒绝的决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