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文具多
和女儿聊天,说到一些练瑜伽的事,继而又说到瑜伽服,女儿告诉我之前入了好几套瑜伽服,天一热发现没有瑜伽服可以穿了。之前入手的几乎都是长裤,不是长裤配长袖就是长裤配短袖,现在天热了,感觉穿哪个都热得难受。决定买两套七分,五分的裤子,配个吊带穿。我也附和说:一入瑜伽们,心心念念的都是瑜伽服,买完长的买短的,买完纯色的买花色的,总而言之,一直都有入手的理由,最后发现,瑜伽练得不怎么样,行头倒是挺齐活的。听我们说到这,坐在跟前刷手机的女婿,幽幽的来了句:差生文具多。
女儿听了笑着说:我没当过差生,也不知道差生是不是文具多,但我只知道女人总能找到入手几件新衣服的理由。
差生真的文具多吗?我看也不一定。要说做差生,我还真不是,但是我见过无数的差生。我见过的差生,都是一说学习不是饿了,就是渴了,要上厕所去,或者干脆就是累了,困了。一说写作业不是缺笔就是缺橡皮,或者干脆作业本,文具盒找不到了,再或者就是什么都不缺,但铅笔是钝的,钢笔没有墨水都是常有的事。等他一切安排妥当了,你早已没有了心情管他写没写作业。我每天见到的学生,几乎每天都有缺的文具,什么修正带用完了,墨囊忘拿了,或者就是作业本写完了忘买了,还有甚者,就是写啥作业,啥作业忘带,总之,你要让他学习,就得心安情愿地为他协调好文具事宜,否则免谈。倒是成绩好的同学,人家的文具从来不缺,要啥有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带不全的。
我曾经见过一个学生,她的笔袋里不但每一样文具都有备用的,甚至还装了备用口罩,湿巾,免洗液,医用酒精之类的东西,完全可以用应有尽有来总结了,再看他的书包,也是整理得有条不紊的,我问他,你的书包每天都是谁给你整理,居然会东西能拿得这么全,装的这么整齐。他说:自己啊!他又说他从上幼儿园开始,所有上学带的文具,水杯之类的都是自己在先一天晚上睡前整理好,起先她整理完,他妈妈也会检查一遍,后来看他可以装好,妈妈就在不管了。无疑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那天我还问他,那你有没有第二天发现忘拿东西的现象?他说:有啊!我说那你是怎么处理的?他说:忘了不止一次,不止一样。要么跟同学借用,要么打电话让家里的人送来,实在不能借用,也没人送的时候,那就等着接受老师的批评。最后他还说:自己忘记拿东西,被老师批评一顿也是活该,挨批评了也就长记性了。
当然上面说到的这种学生确实也是很少见的。再回到差生的理论上去,我见过的大多差生,忘带文具,忘带资料什么的,他都会理直气壮的说:我妈忘装了,奶奶往装了,唯独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我也曾经和不带资料,不带文具的家长试图沟通过,不是联系不到家长,就是家长说:每天都有给钱买文具,怎么会缺文具呢?也有家长会说,刚给孩子批发了一堆文具,放在家里让孩子拿着用,怎么会没有文具呢?会不会是又被别的同学拿走了。好吧!我相信家长的话,我也相信现在的孩子不缺买文具的钱。但是孩子没有文具是事实啊,我也不会无聊的拿这些事和家长瞎说吧!退一步说:孩子从家里走时是有文具的,写作业时发现没有文具,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一定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管理私人物品的能力,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吧!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个问题,家长是不是也应该重视起来呢?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差生文具多的说法没有道理。而是恰恰相反,我也完全赞成差生文具多的说法。差生没有用具用,和他文具多,其实并不冲突。不爱学习的人,没有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家人准备的学习用品被他随意丢弃的事,或者拿着家人给的买文具钱买其他东西的情况也许都是有的吧!所谓东西乱放造成的丢失和专款被罗用之类的事,在差生身上尤为普遍罢了!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源于十多年在教培行业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源于小时候的经历。我小的时候,有个小我一个月的堂弟,和我一直在一个班读书,他的书不到两星期就会变成一堆碎纸屑,再也无法拿不出书包了,另外本子什么的,每天拿的本子都是写字时要一遍用手撑开角,一边写字,至于文具,他的铅笔永远是钝的,钢笔里面永远没有墨水,橡皮尺子之类的永远就两个字:没有。无疑他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差,是当之无愧的差生。要说家里没有给她准备文具,也是没有理由的,那时候二伯父家情况比我家好多了,且二伯父是当老师,怎么可能不给孩子们准备文具呢?但事实是他永远没有文具,课本也是一直借我的用。倒是我家,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还真是没钱给我买文具,我用的文具都是三伯父给的,我的三角板,圆规这些文具都是陪过我整个学生阶段后,还留给弟妹继续用的。
故此我的结论是:差生文具多,说法不错,但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能说:文具多的不一定都是差生,没有文具的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