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力量
我在520的当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希望所有的爱,不要向刀剑,都要赠鲜花。
因为在之前收到了孩子送的礼物,表示很开心。
我们都会一直强调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爱的能力,爱的表达。
可是昨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思考到另外一面。
小朋友因为好胜心,我严肃的表示了批评之意。他忍不住哭了,说本来都想哭了我忍住了,可是你还说,我就哭了。
等睡觉的时候,我和他聊天。
—你哭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在恨妈妈?
—是的。
—那现在呢?
—还是有一点。
—那你希望我怎么做,你会好一点?
—我也不知道。
—我亲你一下。你会不会好点?我笑着亲了亲他脸颊。
—嗯 还有一点点。他憋着一点笑意点头。
—那我再亲一下。
他大笑出声,说没有了。
事后我和孩子爸爸聊这个事情。
我说说恨这个词会不会太严重了。
孩子爸爸说,这就是恨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爱的力量,恨的力量也同样重要。学会表达爱,也要学会表达恨。
如果一个人,没有恨的能力,也不会表达这种恨的能力,大多也不会很幸福。不会拒绝别人,一味地委曲求全的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会足够爱自己,是长久的情感消耗。通常,这样的人都是日常遇到的没有脾气没有原则的老好人。
我感同身受。
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我到现在,拒绝别人都是一样困难的事。拒绝别人,会有一种愧疚感升起,让我容易去妥协。
那是我一直要面对的课题。
人的七情六欲都应该顺应自然,一味地扩大或者压制某一种,都不行。
爱与恨,坚强与脆弱,所有对立的情感都需要平衡,人生才会更容易一些。
现在的学校老师或者很多父母,好像很想进入学校之后,孩子一下子就变成模范中的孩子,遵守规则,团结友爱,爱学习爱劳动,成绩好学业好有上进心。没有做好的孩子就是孩子不够努力,父母鞭策不够。
想想,其实也蛮残忍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最先作为一个人的存在,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所谓好的不好的,都是我们要去接受的。
接受好的,也接受不好的。
他会抱怨作业多,也会偶尔偷懒,会没有那么“乖”,会胆小,会哭……我们会为孩子这些“不好”生气,希望他变得更好一些,更多的时候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无法接受这些“不好”。
我们小区隔壁楼上,经常都能听到一个妈妈呵斥责骂和孩子的哭声。我的一个朋友说最近决定打卡以此警示自己辅导作业不发脾气不骂人。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只是觉得,如果我们都能更多的去接纳,接纳我们自己,也接纳孩子,我们都会更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