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娄寇琪航一家亲

总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但对我和娄先生来说,无论多么美好的生活我们都给活成了生存。

同事结婚,我基本都没参加过,太远、有孩子、忙工作、回来后还请客呢……,一堆的理由,冠冕堂皇,红包大点什么都有了。其实是我们对这个仪式的不重视,什么都要求去体验呢,何况结婚对人生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能不与同事共同见证她的美好时刻呢?想去怎么着都能去,工作依然很忙,孩子依然须要陪伴,母亲和奶奶也该去看看,闺蜜喊着让去考察项目,关键是咳凑嗓子沙哑的说不出话,大雾黄色预警高速又封了……。不必原来的理由少,依然去了。

婚礼在老家举办的,甚是热闹,各项传统的礼仪有的已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淳朴的邻居们挤满了街道。同事性格很好,嬉笑着打招呼,看不出一点新娘子的羞涩。婚礼的舞台就搭在院子的正中间,进门之后拜天地、拜父母,庄严中也有嬉笑,比如敬茶改口 “叫的甜不甜,甜,就给钱”“叫的亲不亲,亲,那就发薪”。原来认为证婚人都是家里德高望重的长辈,而这次我有此殊荣,即使嗓子沙哑也没舍得推卸责任。男孩儿、女孩儿经过这样一场仪式,从此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丈夫、太太,有形的仪式改变了无形的心理。

酒宴也都在家里举办,朴实的家乡人一盘盘一碗碗看着是饭菜更多的希望,希望新人幸福,希望邻里亲戚都吃好喝好。想起我和娄先生结婚时的情景,宛若昨天,老家不让新娘子坐桌上一起吃饭,而我却和同学们一起从头吃到到尾,婶子们都笑我说“我吃的多,婆婆家养猪都养不肥了”,这啥理论呀,不过结完婚婆婆就随我们来郑再没养过猪了。

临别,和男方的近亲戚告别,好像是男孩儿姥姥握住我的手说:“为了这婚礼,这几天激动的晚上都睡不着”,我说:“恭喜姥姥了”,怎么说着就成了“会娟儿要哪里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您还要多教她,年轻想不到的地方您还要多担待……”,说完就觉得,这不应该是她大娘或者老姨该说的话么?从语言上看到慢慢老去的自己。

用有形的仪式去教化人心,去传承一些习俗,一起见证新人的幸福。祝福会娟儿开启幸福之门,永结同心!永沐爱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