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什么都吃”这种玩笑,我们怎么怼回去?
一个星期前,我们在我们公号粉丝群里抛了一个问题:在德国,你有没有被问过,“中国人是不是都吃狗肉?”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人刚来德国的时候,确实被这么问过。
如果对方纯粹出于好奇,其实也无所谓。我们没那么小心眼,给人家实事求是的科普一下就好。
可更多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觉得吃狗肉不可理喻甚至对此有些鄙视的态度。
这个态度怎么感受到的呢?看眼神就好。
所以,我们在粉丝群里又补充到:你们有没有因为狗肉这个事受到鄙视甚至是歧视呢?
果然,我们收到了哗哗的答复。有粉丝反映,自己在德语课上,甚至被德语老师用这个来开玩笑。
这类玩笑的潜台词就是:中国人,什么都吃!
当然,也有人会充满自信的把这句话大声说出来,甩到你的脸上。
我相信,这位粉丝不是唯一一个遇到这类玩笑的中国人。
是的,比起单调的德国饮食,我们吃的是相对丰富一些。除了平时的鸡鸭鱼,猪牛羊肉,我们吃内脏,吃猪蹄,吃鸡爪,有些地区也吃狗肉。
这本来没什么,可如果碰到那种拿吃来说事的不善意的玩笑甚至挑衅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除了甩开腮帮子怼回去,我不知道有什么更直接了当的办法能让对方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好玩笑。
01.
能在吃上大惊小怪的人,很可能本身没什么见识。吃狗肉,吃鸡爪,吃内脏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没见过。所谓少见多怪即是如此。
他们可能只能接受鱼排,接受不了整条鱼。
他们可能从未见过带头的虾。
即使是近在咫尺的邻国法国,他们可能以为那里只卖法棒,不卖面包。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我杜撰出来的,这都是我和我身边的人所亲身经历过的。
对于这些人,你应该告诉他们,就在他们所在的欧洲,丹麦的法罗群岛每年有集体捕鲸的传统,瑞士允许吃猫肉,法国和比利时有吃马肉的习惯。
如果对方还是拿吃来说事,你就说,你们生吃猪肉的习惯我们也没有。
02.
视吃狗肉为野蛮的人会声明,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怎么能吃呢?
狗象征着忠诚,是人类的朋友。给动物赋予人格,是人的手笔。可对于动物的理解,世界这么大,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你凭什么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呢?
在狩猎文化盛行的地区,狗通常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喜爱乃至尊敬。因为在游牧狩猎生活中,狗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或“精神性”的,它们由此被视为“助手”或“伙伴”。
中国虽然也有狩猎文化,但农业生活在极早的年代里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主导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愈加强化,最终,中国文化中发展出一种从农业视角出发反对狩猎的强烈观念,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社会地位和文化象征意味都大大不同了。
(腾讯大家:《中国人为什么吃狗肉》)
所以,汉语里的“挂羊头卖狗肉”,“狗腿子”,“走狗”都表达了对狗的轻蔑态度。
当然,随着狗在中国的宠物化,当人们把狗叫做“儿子”,冬天给狗穿上衣服,套上鞋子的时候,传统文化也要和谐于现代生活。
在德国,我们自然尊重对动物有感情的人,比如不会对着人家狗宠物的面非要说吃狗肉,或者当着练习马术的小女孩的面非要拿吃马肉来开玩笑。
把狗看成是食材还是看成朋友,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彼此尊重即可,无需非要就哪种价值观更高级分个胜负。
03.
把吃这个事情扩大了想一想,觉得挺有意思的。
一个简单的“吃”,有些人却非要整出个鄙视链来。比如有人吃素后,就开始瞧不上吃肉的。有人觉得吃牛排就显得高级,吃狗肉就是一种低级表现。去EDEKA和REWE购物的瞧不上去ALDI和REAL的。
在高级感上,最后大家都干不过吃BIO的。
你如果为了环保选择不吃肉,我敬你。你如果为了不杀动物不吃肉,我敬你。
吃是能体现一种价值观的,我尊重你的价值观。但如果用价值观来绑架别人,就不对了。
在某些环节,比如不要虐杀和虐待动物,我觉得我们应该达成道德共识。可仅仅对于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没有全球化的道德要求。
当然,我们不能吃人。
不过,如果你和对方实在讲不通,或对方实在是不可理喻,我也只能借我们两位粉丝的话:狗肉?吃!我们还吃人呢。
参考资料:
纽约时报中文网:《让欧盟闹心的不止是马肉》
网易新闻:《吃不吃狗肉?你需要了解的十大常识》
腾讯大家:《中国人为什么吃狗肉》
Tagesspiegel: “Der Katzenfresser. Warum ein Schweizer Bauer lieber Katzen als Sushi isst”
Stern: “In der Schweiz essen sie Katzen. Na und?”
【本文首发于非严肃德国:fys_deguo
以德国为坐标,分享生活中有趣的德语、人、物、事儿,还有成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