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莫名烦躁”,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①『错误思维』
思维决定行动,行动触发情绪。总是受坏情绪困扰的人,追究其根源,大多数都输在了思维上。
“我必须做到完美。”“我绝不能被否定。”“别人得按我想的去做。”“情况必须经常对我有利。”这是最常见的“必须”型思维模式。
这些话看起来很有能量,很鼓舞人心。但是对抱有这种念头的人而言,它们就成了一种苛责,会让我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困扰。
“必须”“绝对”“得”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如果进展顺利还好说,而一旦中途出现问题,大脑出现的声音就像“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可是,哪有100%能做成的事呢?它本身就不符合概率论。
就好比一个人开车,他不仅把油门踩到了底,而且要求别人都给他让行,要求路一直都是直的。在高速运行下,哪怕遇到一点剐蹭,对他来说都是灾难。
“必须”型思维的核心问题在于,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念头,不会考虑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这种思维下的人,他们不会把挫折、失误当成成长的资源,而是转化成了负面情绪。
②『情绪低潮』
错误思维必将给我们带来情绪低潮。受其影响,很多人会觉得一切都无所谓。比如,“努力不如天分。我做了这么多事,还没成功,可能是没有天分吧。”“做了那么多准备也白搭。”“这件事就是那么回事,做不做都行。”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情绪。如果有,其实就是“必须”型思维模式在作怪。“无所谓”是一种高压后的释放,会让人们连目标、价值和志向都加以否定的将错就错思维模式。
在很多影视节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因为做不到、得不到、搞不定,最后破罐子破摔。这就是陷入了完美主义陷阱的典型表现。
比如,在作者的研究中,在制药公司负责营销的竹田就是很好的案例。27岁的竹田非常努力,由于职场过得比较顺遂,因此他始终带着“我在工作上绝不可以犯错”的信念。可是,随着岗位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迭代,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想靠一个人就搞定的事,越来越少。由于小错误越来越多,他越来越难以释怀,最后就破罐子破摔,感觉一切都无所谓,放弃了努力。
③『情绪崩塌』
除了上面一种外,更常见的是情绪崩塌。“我受不了这份工作了。”“太过分了,我受不了这件事了。”“完了,我没有发展了。”错误的出现,会让这类人认为事物“糟糕透了”,陷入悲观和绝望中。
这是种单方面对一切事物持悲观的态度。比如,在一家综合商社负责化学设备营销的高桥,他饱受“必须”型思维困扰,认为“无论如何,我必须拿下订单”。可是,尽管他非常努力,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关系,也没有搞定一些比较大的项目。
在他眼中,这些都是不该发生的问题。“挫败”给高桥带去的心理负担太大了,为此高桥开始绝望地认为自己“糟糕透了”“没救了”,陷入了情绪崩塌中。接着,他又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觉得自己“肯定再也无法获得订单了”,干什么都会失败,就连别人的错误也会强加到自己身上。
这都是“必须”型思维模式带来的情绪恶果。你会把客观上会发生的事,想成“绝对不该发生”的事情。没有负面情绪才是怪事。
总结一下,想拯救坏情绪,你不了解它背后的原理是不行的。很多看似是情绪化的东西,实则是思维和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迈过去了,你就能掌控自己;迈不过去,你只能被情绪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