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一文后的随想
“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是本篇文章的中心议题。
非常感谢这篇文章,为我们教师道出了心声,难道不是吗?这正就是5+2=0的最好诠释!同时也非常同情我们的家长,因为家长会说:“老师!你们不是要5天呢吗?你们学校不是经常说你们在教育教学吗?”。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关键的原因是认识问题。一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于是,学校教师5天的辛苦不如在家的两天。二是由于个别教师就如本文对韩愈师说中名句的解读中所说,“老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老师教的永远是课本上的知识,而课本之外的,是家长的教育。”认为教师的责任只在教学,不在教育,孩子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都是家长的事情。于是,教师只顾教书,把教育的希望全部寄托给了家长。城市中学生的家长可以,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当好了产生优质“复印件”的“原件”。但一帮土生土长且整天忙在生活当中的农村家长们,忽视了对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从而使得孩子在学校胡作非为,品学兼差。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到:“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中指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本文最后说的好!“只有家校完美配合才能教育出最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