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曲坡水库
今天上午城关中学举行了结业大会,评出本学期初一、初二年级的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亦明这次考试成绩不错,是班级第四名,但在全年级排名里就靠后很多。中午吃完饭,他和刘远、季峰骑自行车去桃曲坡水库玩。
水库离耀城有30多里,建于六十年代末,亦明的父亲当年也参加了水库建设。水库建成后,沮河就成了季节河。平时河里没有水。只有当水库接到下游的灌溉任务或是超过警戒水位时,河里才有水。特别是夏天放水时,耀城男女老少都会来到河边乘凉嬉水。
三人沿着河滩边的路向北骑行,大约二十多分钟来到胡子沟。这里有山泉从山间石头缝里冒出来,四季不枯,流进沮河汇聚成一个小水潭。三人来到路边泉眼处,看到泉水汩汩往外直冒。他们用手捧着喝了几口,泉水甘冽清爽,解困消乏。
喝完泉水三人继续赶路。半个小时后来到2号信箱。耀城周围有很多这种X号信箱的单位,除了2号信箱,还有3号信箱,5号信箱,7号信箱,它们都是涉密单位,只能用这种代号表明身份。位于大山里的2号信箱,是与航空相关的国家单位。之所以建在深山老林里,主要是当年安全保密的需要。
过了2号信箱,就是一个又长又弯的上坡路。亦明前两次来都是走的这条大路,这次听季峰说,旁边河滩里有条小路,就在两山之间,走着比较近。但要把车子先存放起来。
亦明正寻摸能够放自行车的地方。只见季峰推着车子朝着河滩里走去。不远处有两间瓦房,门口有个中年妇女正在择菜。
“婶子,我们到水库那边逛一圈,想把车子在你这放一下,你看行不行?”
“行么,锁好放那。”中年妇女爽快地答应。
“谢谢!”
这瓦房是两间灶房,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三人把车子停在两间房中间的过道边,朝着河滩深处走去。
“你看咋样,一句'婶子'就把话端住了。”季峰高兴地说道。
“还是你厉害,会说话!”“你这嘴真甜啊!”亦明、刘远都随声附和。
这条小路其实不是路,而是干涸的河道,地面都是小石子和鹅卵石,走上去很硌脚。水库开闸放水时,这条路就会被淹没。
三人没走多远,突然看到前面山上有一块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挡在前面路中间,荡起一层尘土。三人吓得立在原地,不敢再朝前走。等了一会,他们看到远处的山上有人在走动,再看四周,原来不远处有个石料厂。这块巨石是采石工撬动的石料。
三人定了定心神,小心翼翼继续朝前走,绕过这块巨石,又走了一段路,终于走完这条河滩路,开始走崖路。崖路都是在半山腰凿出的路,利用山体自然形态稍加人工而成。
有的地方只有两三寸宽,必须手抓脚蹬才能通过。绕过水库的泄洪阀,就能看到“桃曲坡水库”这5个红色大字。三人走上大字旁的台阶,就来到水库的堤坝上。
水库又称锦阳湖,湖面波平如镜,一眼望不到头,远处的山隐约在雾气中,看的不够分明。水库中有几艘小船,上面坐着几个穿着橙色救生衣的游客,悠闲地划着船桨,欣赏四周的山川景色。
三人下到水边,临时起意,脱了衣服跳进浅水里游泳。耀城有一个传的很邪乎的说法,桃曲坡水库每年都有三个“死亡指标”。意思是水库每年都会淹死人。
去年暑假他们隔壁班有个同学,就是在这里游泳淹死的。身边血淋淋的教训让他们不得不信这个传言。三人只敢在岸边浅水的地方游,不敢往深水区里面去。
游了一个多小时,三人在岸边晾干衣服,启程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