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馆人文社科

什么是自我?把它搞明白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开启你的人生!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33人  哲学诗画

什么是自我呢?自我在我们生命中起到什么作用,对我们的认识又有哪些蒙蔽或干扰呢?佛家为何总是想剔除自我主张无我呢?今天哲学诗画就一起和大家探讨下,希望能把自我这个东西搞清楚,今后不再受它的愚弄和欺骗。

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

——摘自《生活教育之特质》

什么是自我?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中说:“倘使一个人停留在自我或少数同伴的生活上,而拒绝广大人类的历史教训,那便是懒惰不长进,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

陶行知的这个观点就涉及到了自我问题,即你是愿意做一个“跌在狭义的经验论的泥沟里,甘心情愿的做一只小泥鳅”的小我,还是立志要做一个接受历史的教训,不断地自我奋进,走向世界的大我,这样的问题。显然,首先要从理解什么是自我开始。

我与自我不同,在语言学上“我是XXX”,“我”是主语,是一个一般的,整体的概念,“XXX”才是自我,是生活于当下时代的具体的一个人。在语言学上,“我是XXX”和“XXX是我”是不同的:前一个判断句里面的我是一般的概念,起着一个区别的作用,即从所有的我,把XXX这个具体的我区别出来。后一个判断句则起肯定的作用,即肯定了XXX这个具体的人是我,这个我才具有了自我的意义。二者的区别是,“我”是整体,是一个集合;“自我”是整体的体现,是集合里的一个具体的元素。这就是普遍与个别之间的差别。

什么是自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知识学,语言学的起始点。而这个起始点就是无言处。什么是无言处?无言处就是每个人通过身体而显现出来的自身境界,这个自身境界是以眼、耳、鼻、舌、身为器官,凭借由身体构成的交换系统,包括细胞交换系统、神经刺激反应系统、形象思维系统等与身体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进行交换而显现出来的一个复杂体系。

这个自身境界从时间区间来看,从降生到呀呀学语之前这个时间段就是自身境界最典型的无言时期。从呀呀学语再到流利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是自身境界语言化时期。这个语言化的过程是人类无意识地完成的,之后继续无意识地由形象思维到语言逻辑的转化,这个转化导致了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并让人类产生了一个错觉,就是人具有了理性,是弗洛伊德让人们再次地意识到了无意识。很多的自我意识其实不是理性,而是感性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表现。

对于人类的语言沟通系统,我国的古人早就发生过怀疑,这个怀疑庄子表述为:“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苏东坡表述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都说明了不同的语言在表述一件事情时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和一定程度的偏差。

理解了以上这些,再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下“什么是自我?”这个问题。

“自我”不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语言概念。因为名称直接与对象对应,所以,北京是一个名称,当我们说北京时,心里想到的就是北京这个地方。名称由于众多,无法一一对应,(比如桌子)就上升为类,和形象结合起来成为概念。“自我”虽然指向自己,但由于人数众多,“自我”这个代词被所有的人运用而成为类,并和形象关联起来成为概念。在这里,自我具体地体现为每个人的名字,名字由于与每个人一一对应,所以,还是名称。这样“自我”就包含着两个部分,就是类的整体部分和名字,名称的具体部分。这就是说,“自我”只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统摄着自己的性别、住址、国籍、财富、社会关系等……指代的是生活中的具体某个人。

我们反过来看,这些具体的特征综合起来是自己,是“自我”。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把“自我”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狭窄了。“自我”从实际观察来看,是身体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该定义为,自我是一切宇宙关系的总和。因为,“自我”不是面对他人而存在的,相反地,所有的人都是面对世界存在的,社会关系只是世界存在下人与人的的关系,不能涵盖“自我”与世界的所有关系。因为人除了与社会交际,还要与自然交集,要与宇宙万物交集。

而对于自我深有研究的智慧法师说:“我们修学佛道就是放下现在的妄心,破除内心的假我的执念,找到真正的自我,让它释放出柔软心、无相心,这样我们就会见到一颗至诚的真心,这真心是生命的一道灵魂之窗,它让我们见到阳光,找到生命的皈依。”法师的这句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自我”的存在形式和对人生的感召作用,即破除外在执念,向内回归真心或本心,最终达到无我,超我的涅槃。

佛家认为,一切恶和苦的根源,就是因为自我在作怪,放弃对自我的执着,心中做到无我,也就不会再有痛苦和烦恼了。

“自我”包括着类的整体部分和名称的具体部分两个方面,也意味着,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认识“自我”的一生。现如今,人类的知识是碎片化的,这就导致了“自我”还是以自己的名字为本质,成为一个抽象的自我意识。我知道自己叫什么,比如张三或李四,是男是女,是哪个国家的人,居住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存款……这样的知识只是围绕在“自我”外面的虚幻的概念,这个虚幻的自我意识让我们不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反过来说,我们之所以不能理解人生的意义,就是因为自我还是以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幻觉的方式承认那个你理解的“我”是你自己。

所以,苏格拉底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由于这句话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一直被刻在古希腊德菲尔神殿上,而康德也说,在我们认识所有的外界物质之前,先要明白人这个主体是怎样的,他的思维结构,情感特征,外界以何种方式得以进入、留下记忆和理性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就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在认识外界之前,还有一个“自我”需要认识。

结语——自我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认识宇宙万物前,先要认识你自己。如果认识不好自我,你的人生之路可能一开始就是错的,而且还可能会一直错误下去。

我敢断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所蕴含的智慧再过几千年依然不会消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