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学《天窗》所想到的
今天,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天窗》时,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并由此让同学们感受到作者快乐的源泉其实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并且,我告诉同学们人在幼年的时候想象力比较丰富。而到长大之后,想象力就没有小时候那样丰富了。
我引用了《小王子》里面列举的例子——那个飞行员小时候画了一个肚子里面装了一个大象的蛇,可大人们见了这幅画之后都说他画的是一顶帽子。他因此最后放弃了成为一个画家的梦想。大人们为什么看不出那个是吞了一头大象的蛇呢,因为绝大多数大人们丧失了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景象,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是从这些具体的事物或景象中慢慢积累的。
但是,正是因为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只能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生活,缺少创新性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我记得小时候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关于科技创新的节目,那个节目主持人最爱说的话就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是的,我们现在的很多科技发明,在古代人看来都是只能靠神奇的想象才能做到。比如我们的宇宙飞船和太空站,我们的深海探测器,就是古人上天入地的神奇想象得到了实现。
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注意保护孩子新奇、奇异的想法。比如说以前报道的那个孩子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被老师批为不合格。可是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画的是绿色的太阳,他说他希望太阳是绿色的,这样沙漠的地方就没有那么热了。且不说将来能不能创造出绿色的太阳,如果是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受到了打击,将来就不会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画家。就如那个丧失了绘画信心的飞行员最后没有成为画家一样,只会按照大人的思维成为了飞行员。
不仅如此,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不但失去了创新牲思维和创造能力,就是想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也是很难的。因为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需要孩子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才能体会到这些情景中的人物的感情。
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和古诗词的学习,更加需要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把这些古诗词中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出来,给孩子们呈现出具体可感的景象。孩子们才能更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主旨。
而且,在写文章时,只有想象力丰富的的孩子才能根据有限的材料或文字提示,把作文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里面的人物或者景物才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想象力不丰富的孩子,要么是写不来,要么就是写的干巴巴的,没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或者是把习作写得像兔子的尾巴——不长。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