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为何还是老样子?
有个网友发了求助贴,问为什么看了好多书,自己的工作、生活还是老样子,一点起色都没有。既没升职加薪,也没找到对象,感到很迷茫,怀疑看书在浪费时间。
很想问问他是怎么读书的,因为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疑问,直到发现自己的读书方法有问题,也难怪会越读越没信心了。今天刚好就此由头,梳理一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给大家。
你是怎么读书的?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每天不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提升能力,增长见识的希望之灯。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众多名人富豪每天都是读书不懈的。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囫囵吞枣地读,没有很好地消化吸收,内化成为能力的一部分,这样读书确实效果不大。如何更好地吃透书中的营养,提升能力呢?结合我自己的看书习惯,重点推荐以下三个步骤:
别贪多求快,精读一本书
读书比起阅读数量,应该更重视质量,一本好书尤其值得反复阅读。毛主席光是一部《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现在很多畅销书教人们如何速读,怎样30分钟读完一本书,我不是很赞同。吃饭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读书也要慢慢品读,多思考,这个过程不能省。包括现在很多有声书,删减了很多精彩内容,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多看原著。
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应该把重要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巩固记忆。日本畅销书作家斋藤孝在《用三色圆珠笔做读书笔记》中推荐了一种做笔记的方式,就是边读边用三色圆珠笔在书中划出重点内容,红色记录作者强调的内容,蓝色记录次要信息,绿色是自己深有感触或感兴趣的地方。
已故台湾作家李敖也喜欢在买来的书上进行“加工”,买书他总是买两本,一本收藏,一本把有用的地方减下来,贴在剪报册上。
其实还有个更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电子剪报册,个人推荐用印象笔记。为了环保节约,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子书,少量特别需要收藏的才买纸书。无论在通勤的地铁里,还是排队间隙,这些碎片时间都可以用来看书,遇到特别喜欢的地方就用电子书自带的功能画个记号,回家以后再统一整理,上传到云端。
我做的读书笔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书名,作者,读后感想,印象深刻的词句和故事。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笔记,以后随时随地可以访问查阅,非常方便。
输出,输出,输出!
上面几步其实还是输入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这个输出的步骤,因为它是在我们阅读,理解之后,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必要环节。这也是为什么光读书,尤其是只读一遍书效果不大的原因,因为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呀。
你可以把自己看书的心得体会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也可以写个书评,把读书心得发到网上(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无论是通过语言,还是文字输出,都是提炼内化书中精华的好方法。当然,最重要的,平时要有意识地把读书所得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实践,这才算读完了一本书。
让读书更加环保节约
我个人在生活中很重视环保节约,包括用洗菜、洗衣服的水冲马桶,还有之前在头条号上介绍过的废物利用等等,自然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爱护。所以这里,特别希望大家可以多利用图书馆或购买电子书,以减少纸张浪费。
读过的纸书,如有不再需要的可以捐赠给山区的小朋友们,网上搜“图书捐赠”可以找到这些公益组织。再安利一下头条号里面的“圆梦精灵”公益游戏,每天看头条可以换积分,最低捐1700分就可以给小朋友们送出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