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马东的,马东对许知远说:“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另外95%的人就是在生活,只是这95%的人每一个人今天都有了一个技术通道(网络),所以他们的声音被你看到了,你就不应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5%,就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这段话马东用来回答许知远对“文化越来越‘粗鄙化’给他带来的困惑。”
反过来,这段话也许能解答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陷入焦虑?”
我来替马东回答一下:“你们这些焦虑的年轻人啊,大概率都是95%的那波人,但你们今天有了网络,所以看到了另外5%的人,你们知道了他们,但你们没有愿望和努力去积累知识、了解过去,你们很难成为他们。你们就不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95%,关注你们那95%就不会焦虑了。”
这个回答有没有适当的缓解你的焦虑?
焦虑的来源是欲望,解决欲望的办法是:要么放下,要么抵达。可我们很多人就是既放不下,也没有努力去抵达。
也许是太过于焦虑,很多人越来越信命。
身边很多朋友开始喜欢找大师算命了。给大师包个几百的红包,写下生辰八字,就可以问大师一些问题,得到大师的解答。我有个朋友听大师建议去淘宝买了块石头,大师帮她开了光,又通过百度APP查询朋友家地址,分析周边环境,告诉朋友如何摆放。还有个朋友去问姻缘,大师画了一张符,要求朋友随时揣身上。
中国人缺乏信仰,但近些年慢慢发现身边不断出现基督教徒,他们会真诚地邀请朋友周末一同去做礼拜。
宗教和信仰是高于科技和理性的存在,我没有去评判它们的好坏。只是我看到很多人,还没有经受太多的挫折和打击,还没有为自己的梦想付出相应的努力,就以为看清了现实,对未来充满恐惧,急着为无处安放的心灵找一个庇护所。
我曾和一个朋友探讨过一个问题:“如果‘命’这回事儿是真实的,命中注定你抵达不了遥远的对岸,你还要不要去划桨?”这位朋友的回答是“最终即使到达不了对岸,但你划桨的途中有可能遇见比对岸更美的岛屿。”让我想到一部电影《降临》。女主角虽然预见了命运的悲伤结局,但仍选择一往无前。
罗曼·罗兰说“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许知远选择了对社会艰难发问,马东选择积极迎合。在我看来,他们身上都存在一种让人佩服的英雄主义。他们看清了生活的悲凉底色,却敢于用积极的方式去找寻自我,实现自我。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很早对生命渺小以及人生短暂的认知,是从天文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对世界的一一好奇发问和艰难探寻开始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一切的便捷条件却促使我们渐渐“退化”。已经不太会独立思考,缺乏批判性思维,害怕挫折压力。身体和大脑都越来越趋弱。
新媒体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发声,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大众价值观被一些非主流媒体引导着走向,人们甚至会去接受一些和几千年文化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相悖的观点。比如不劳而获,比如享乐主义。导致我们有时候真的会怀疑人生,不知道对错。
写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千万不要做生活的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