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做一名“摆渡人”
这个星期对初三进行教学调研,今天早上第1节课听了一节初三语文复习课,课题是“阅读的反思问题”。老师针对阅读部分失分多的情况作了分析,提出了重构素养型阅读的逻辑,并给出了一个思考导引型表格,分别从“手法、事情、情感、人物”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其中“手法”有多个角度,比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句式、词语、标点等。阅读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切入文本,进行解读。
梧桐广场带着惊喜进入,却带着遗憾离开。一开始,教师侃侃而谈素养型阅读的重要性,进而给出这个思维模型,我认为这堂课会有硬货。但其后,教师却依然唱着独角戏,始终未能领着学生真正进入所谓素养型阅读。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为什么要用“直”这个词?到欣赏歌曲《孤勇者》中的歌词“爱你孤身走过暗巷,爱你不脆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战吗?战吧!以最卑微的梦”,到如何理解“你好,李焕英”这个标题?学生始终徘徊在问题边缘。
我在思考,什么是重点?中考必考或经常考的(也是课程标准的重点)。什么是难点?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什么是关键?针对重点,又是难点的地方,找到其中的规律性或破解手法。
知道重点、难点,也找到了关键,但是怎么落实呢?一定得让学生实践过。教师要善于“在碰壁处,开出一丝缝隙”。本堂课,我建议在学生了解了这个思考模型后,留待时间和过程,让学生独立地、完整地经历思考过程。充分思考后,再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的相互思维碰撞中,加深对这个思考模型的理解与运用的信心,真正把这把“工具刀”拿到手。
有的时候,我们老师上课,却如一位知识分享官,侃侃而谈他对某个问题的认知,将学生当作观众,时不时地让学生进入他的思维空间,去猜想某个观点的认识,学生往往是不自信的。一堂课下来,老师演讲完毕,而学生依然留在海洋的对岸。
老师,要善于做一名“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