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诗人之一李冶诗词小赏
![](https://img.haomeiwen.com/i4272553/2f47b5cd549ca627.jpg)
她的诗我很喜欢,她才华横溢,却又红颜薄命。
李冶,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唐朝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十一岁入道观,却是“失行妇人”六岁时,李冶作了一首《咏蔷薇》小小年纪就展露诗才,却被父亲视作不祥。
她不过是说了一句: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父亲就认为,
她一个女童竟然懂得待嫁女子的心思,日后怕是会成为一个失行妇人。小李冶不以为意,熟料一语成谶。十一岁,李冶被家人送去了道观。她无心修道,纵情任性,做了个为世人所不齿的多情道士。
李冶的交际圈里都是些名人,诗人刘长卿,才子朱放,诗僧皎然,茶圣陆羽。在他人眼中,和她情投意合的人实在太多。刘长卿夸她是“女中诗豪”,她含笑接下这赞誉。
朱放写给她: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她给朱放回: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这场感情,谈不上开始与结束。后来,李冶被诗僧皎然几乎样样精通的才学折服。她满怀爱意地作了《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皎然却淡淡地回: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他的意思很明确,对不起,没可能。再后来,李冶大病了一场,从前围绕在她身边的男人都不知去了哪里。所幸,还是有一个人来了,是陆羽。李冶似乎有些看透人情,她写下了《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一生本该就这样过去,谁料暮年之时,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皇帝召见。
或许是李冶不堪这“好运”,因为一次叛乱,她顺从了逆臣,最终被下令扑杀。唐朝首席女诗人,就此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