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第二期作业(培训总结)

知更深,爱更切------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培训总结王雪丽

2018-01-02  本文已影响30人  A好爱谭维维


         2017年12月23、24日,冬至刚过,美丽的青岛迎来了优师优课组织的思维导图管理师第二期培训。20名来自于山东各地,怀揣对思维导图的热爱与仰慕之心的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我作为其中一员,深感荣幸。尽管之前我也进行过思维导图的培训,但是通过此次培训,我仍然收获很大。现在,我对本次培训的收获做一下总结。

一、知更深:对思维导图初识认识熟识

(一)初识:2011年暑假山东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第一次接触到“思维导图”一词,因为当时“学之无门,习之无方”所以当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图”这个概念上而已。所以稀里糊涂交了作业,草草了事。幸好这只是故事的开头。

(二)认识:2016年11月份,受学校领导委派,参加了潍坊的思维导图学习,有幸受教于孙易新老师,这才真正认识了“思维导图”这一“非新生”事物。在当时,思维导图在我的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于是,回到单位,我便紧锣密鼓地开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但是,作为一个新手的我,对于思维导图的把握仍尚不熟练,因此在指导孩子们绘制的时候也很勉强,在课堂运用的时候也并不能与课堂很好融合。 我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如何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万能的”工具呢?我失落了。可我不甘心就这样半途而废,因此我又积极参加了2017年1月,4月,7月分别在济南,泰安等地举办的思维导图培训。我慢慢积累了一些思维导图与课堂融合的技巧,对于思维导图的掌握也一点一点熟练起来。

(三)熟识:通过以上两个阶段,我才认识到“思维导图”并不是万能的。不是说它是“瑞士军刀”吗?不是说它是思维革命吗……我的这个迷惑直到此次遇到了刘丽琼老师才算解开:思维导图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将思维导图与记忆法结合,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无敌的。

       通过本次丽琼老师的指导,我学习了如何品鉴一幅思维导图作品,明白了怎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知道了怎样才能绘制出一幅合格的作品。这推翻了我之前对思维导图绘制技巧的误解:之前,我认为只要理顺了思路,有没有插图不要紧,好不好看不要紧,只要合逻辑、有条理即可。可是,孰不知,一幅毫无亮点的作品,如何能让人眼前一亮、抓住阅读者的好奇之心呢?阅读者一旦失去了阅读兴趣,那这幅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通过本次的培训让我的思维彻底打开,犹如醍醐灌顶,端正了我对思维导图绘制技法的认识。同时,丽琼老师以自己的作品为范例进行绘制技巧的指导,让我的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有了进一步的明确,绘制技巧有了进一步提升。这更让我坚定了继续学习和使用思维导图的信心。

二、爱更切:对思维导图一见钟情再见倾心-矢志不渝

        如果说2011年接触“思维导图”仅仅是看到了帅哥的一个背影,那2016-2017年我是见到了他的真实面目,对他一见钟情;在详细的了解了这个帅哥,再见面对他倾心;最后陷入深深的迷恋,对他矢志不渝。但是他是否会爱上我,会为我所用,更好的为我服务呢?这个问题还需要靠我的努力和钻研,交给时间来检验。

三、不断努力,与巨人同行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会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了丽琼老师和优师优课“巨人肩膀”的支撑,希望我也会像这位伟人一样“看得更远”,将思维导图学好,用好,尽力传播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