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你的妥协他不会感激,如何让他感恩。
教育一直是个看似简单,却又深不见底的课题。当父母的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听话乖巧,大多父母是抱着理想的心态与孩子相处,现实是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一直在不断挑战你的权威。
守护这份权威是诸多父母头痛的事,一面恨不得掏心掏肺的爱子心切,另一面担心教育失败的矛盾心理。许多家长都会碰到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有的孩子在吃方面要零嘴,不给就会哭闹不已,有的孩子在玩方面会纠缠父母,得不到便各种不配合,当你碰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呢?是不管孩子如何闹拒绝他,还是干脆满足孩子。相信各种处理方式都有,但大多数人是用不同方式拒绝了,有的是直接呵斥拒绝,有的是耐心说服教育。总之这些方式方法都获得了一个结果,孩子最终接受。但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痛苦”不能免疫,只是简单的招架便在孩子的招数面前被打的丢盔卸甲,最终向孩子的要求投降缴械,而且还看着孩子胜利满足的样子各种自我解嘲,
这类父母是有特点的,可能年龄偏大,爱意浓厚,原则性差,乐观简单,当然还有点自以为是。
做个好父母,就要知道孩子在成长中的人性养成,首先人是生物体中掠夺最成功者,基因特性注定了人从出生就会围绕生存欲望学习,学习一切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技能,但这一切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和约束下开展的。在这个前提下,孩子的表现就可以理解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认知的第一个实习对象就是父母,第一次合理的拒绝,等于告诉他这件事很困难,孩子可能还会试探几次,多次拒绝后!他的认知意识绕开无效付出,寻找其他出路。如果一次拒绝后守不住底线,满足后的孩子会记住这次底线的尺度,以后他会尝试突破,利用他学到的技能,尖叫、大哭、耍赖、发脾气等,多次忍让后会让他在这些行为中获得畸形的成就感,在不断成长中,随着自己的能量越来越大,父母在他的心中会逐渐变成羁绊,如果父母不能再满足他的需求,他对父母的感情也会逐渐没了纽带,久而久之,父母恩也就逐渐磨灭。如此,青春期前的他对自己的行为和认知产生迷茫,在不断的否定与重复的矛盾中长大,这种性格最终会有一部分人无法适应学校和社会规则,还有一部分人在规则惩罚下重新学会适应,更有一部分人被社会规则淘汰,永远失去学习机会。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是决定善恶的尺牍,在成长中,那些以为溺爱就是爱的父母要清醒认识,无原则的爱不是爱,不要以为你付出的爱孩子会感恩戴德,全部化为你想要的样子,恰恰相反,那些从小便让孩子知道尺度和规则的父母,孩子的尊敬和感恩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因为人性有了束缚才会有始终,才会在以人为社会结构的环境中顺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