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
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勤”
古往今来,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勤学苦读的人,在他们的读书生涯中,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将学习永远刻在自己的骨子里。
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学习条件要远远比古人好上太多太多。我们可以坐在敞亮的大教室里学习。教室的设备也是十分的现代化,为了防止学生近视,教室里会安装上好几排电灯是教室足够明亮。还安装有空调,使教室的室温保持在一个让人体十分舒适的一个温度。
此外除了硬件设施良好之外,学校还会招募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样良好的的学习条件之下学生的学习可以说得上是事半功倍。
可是有很多的孩子却不珍惜这良好的学习条件,上课不认真听讲,在学校里面混日子,每每考试只能拿到那可怜的分数,让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的头疼。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拥有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并且认为是稀松平常的,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一些古人前辈,他们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艰苦,可以条件的艰苦并没有阻挡他们学习的脚步,他们选择了迎难而上刻苦学习。
一、囊萤映雪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车胤就是其中的一位。小时候的车胤家里十分贫穷,连晚上照明用的灯油都买不起,到了夜晚家里便是黑漆漆的一片。
车胤家境的贫穷却并没有让他放弃学习的脚步。白天需要帮家里干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来读书,可以夜晚却没有照明的灯,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车胤就想到了一个用萤火虫照明的办法。他看到萤火虫发出的光芒,想到可以用它们聚拢起来作为读书之用,于是他做了一个可以透光的纱囊,捉了数十只萤火虫,将它们置于纱囊中,放在屋里,起到小灯笼的作用。
借助萤火虫的光芒来读书,夜以继日,持之以恒,车胤一天一天的坚持下来,最终成了大学问。
二、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凿壁偷光的故事源于西汉时期的经学家匡衡。
匡衡的家里和车胤的家里一样很穷,渴望读书学习,却没有蜡烛照明。但他十分聪明好学,自己家里没有蜡烛晚上没有光亮,但是邻居家却有,于是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为了能够读更多的书,他还到有书的大户人家去做雇工,不要报酬,只是为了能够借阅主人家中的书籍,主人家对他的这种行为还感到十分地奇怪,怎么会有人不想要报酬的呢?但是在得知了匡衡的想法之后,被他的意志所感动,遂借给匡衡许多的书阅读。
他的刻苦努力最终使他成为了有学问的人,被后人称为“凿壁借光”的典型代表。
三、悬梁刺股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头悬梁
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经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
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疼痛会帮他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有着十分卓越的成就。
但是在他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能有大出息。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上面的三个小故事都讲述了古人刻苦学习的事情,环境的艰苦并不能让他们屈服,而是和环境作斗争,迎难而上,最终获得了成功。
拥有良好学习环境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珍惜现在,好好学习,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