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学习第337天

2024-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致远_a3ea
图片侵删

致良知线上学习第1267天印证班学习第337天(第一大组)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四书之一《孟子》。

《孟子》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是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一起著作而成,成为儒家文化经典著作。《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观点。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对我们的国家有所高见吧。”孟子对梁惠王说:“大王,何必说利呢?我们只要说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么使国家有利,那大夫就可能说怎么样使自己的封地有利,老百姓就会想着如何对自己有利,这样上上下下相互争夺利益,国家就处在危险的境地。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会有一千辆兵车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国君的人一定会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如果把益放在前面,把利放在后面,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都会得到满足的。反之,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抛弃自己的父母,从来也没有讲仁义的人,不顾自己的君王,所以,孟子和大王说:我们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通过这段话的学习,感受到我们的焦点放在果上,还是因上,利就是果。每个人都希望有利益,我们懂得了利益到底怎么来,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如何治理好,健康发展,需在仁、义上下功夫,厚德载物。当我们仁义做到了以后,所生发出来的利的发发也都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是考虑到利,那么就会上行下孝,每一个人都会考虑到利;反之,如果领导者考虑的是仁义,如何利益到大家,所有人都会从仁义的角度出发,反而会更利益这个国家或者组织的发展。

进一步引申到,我们把自己做好,把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给出去,道有多深,术有多高。笃定做印证,无我去付出。

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当我们用心感受这一份微妙的变化时,内心会被触动、感动到。

昨天晚上参加诚意班开班仪式,整个过程觉察内心那份厚实的虔诚,这一刻感受到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和内在的自己对话,是如同一位智者在敲打着我的心灵,警示我的灵魂,做好自己,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当分享过后与班长沟通时,班长说一直在听,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柔软的心微微一颤,原来路途不是问题,心与心之间的同频产生的能量与效应时体悟如此美好。

迎来诚意班开班仪式后,马上参加第六期点评责善演练的毕业典礼,真的是感受到被圣贤的能量被推着往前走,虽然没来得及聆听老师们的感悟分享,但是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因为在短短六周陪伴的时间里,撒下了我们的汗水与辛勤的耕耘。真正体会到当别人给到我们付出的机会时,我们更需要心怀感恩,因为我们比别人多了历练的机会,而给到我们历练机会的人恰恰是我们的贵人。

于此同时,第七期的演练已进入到第四周,第八期带班工作也已经匀速起航,这也迎来我学习以来担当的小高峰,真正体会到了博仁老师所说的,没有感觉到累,反而在不同的环境里接触到不同能量的老师给赋能,如同源头活水般源源不断的能量向我的心汇聚而来,提升心的力量。学会了坦然接纳面对每一种状态的呈现,不在心生评判或者因琐事而产生情绪,去掉小我的私欲,豁达开朗,以一颗良知之心积极面对当下最好的状态。

字字珠玑,感受到每一个文字都带着温度跃入我的眼帘,深入走进我的心里。您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的嘱托与关心,让我感受到圣贤文化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智慧,更是赋予我们内心的那份富足与充盈,用心感知生活的美好,生活将会回馈给我们爱满自溢的能量,让我们如同一道光有能力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感恩海英老师家书的引领贡献。

感受圣贤君子无我的爱,真正的学习就是印证,拿到做到的力量。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信任,信任他人的人。觉察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是我执,修谦卑恭敬之心。我们无需去证明什么,感受无我利他付出的心。

用心感知生活,与人事物产生内在的链接,感受到如春天般复苏的景象,我在唤醒内在的良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