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声音
最近在听小说《领导班子》,新上任的秋江县委书记卢天宝,面对良好的人文背景和绝佳的地理环境,搭建自己的领导班子,带领一班人马冲破重重阻力,建成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新秋江。然而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人际中,卢天宝如何发挥班长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把这个班带好,组建和谐的新秋江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仅需要他的魄力,更需要他的智慧。在加强班子成员核心凝聚力,干部任用及组织原则方面均突显出卢书记很强的个性。
一是在县城改造的核心项目上坚持绝对的主动权,态度坚决,手腕很硬。
黄如峰作为秋江市派来的的挂职干部,在秋江县任职县长,在秋江县的地位仅次于卢书记,但这位同志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满腔热忱,凭借理想和冲动工作,而且好大喜功又善于贪权。卢书记对此洞若观火,因为对其不信任,在县城改造项目中虽然任命黄作为总指挥,但没有赋予其实权,只是虚名而已,副总指挥方明向真正的上级好还是卢,因为在这样的核心项目上卢是真正的掌舵者,他觉得黄如峰可以不帮他干成事,但绝不能坏了事。所以在平衡矛盾和纷争后任命黄为名义上的总指挥,体现现出卢对核心问题上强硬的态度和手腕,也是秋江县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二是在权力博弈中,与上级沟通争取支持。
黄如峰在卢书记赴日考察期间,当起了秋江县的班长,他要彰显权威,第一件事情就是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罢免财政局长郭银的职位,财政局长郭银属于他分管,但郭对他安排的虚报财务数据这项工作没有落实,而是向禄书记轻视,黄如峰很尴尬。他要在这个黄金时间里动用权力,敲山震虎,向秋江县领导干部证明他的实力。幸亏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及时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否则郭银的官场长生涯就要结束在财政局长的任上了。
卢书记回来后向秋江市委书记(安排他到秋江县任书记的领导)提出黄不适合做县长,一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二是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希望组织能调离黄,如果组织不愿意调黄离开,就请组织把他调离秋江县。权力博弈的结果就是两周之后黄被调回了秋江市,卢依然任职县委书记。
三是在干部任用上,虽有想法,但坚持民主程序,彰显公平。
李介质是常务副县长,自从卢书记来到秋江县后,鞍前马后,政令畅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落实卢书记的指示,尤其是在木月文书画陈列馆的筹建方面功不可没,这些卢书记心知肚明。黄如风调走了,对常务副县长李介之和卢书记都是一个机会,李在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好多年了,一直在期待。卢书记心里很清楚,李介之是县长的不二人选,他满意。层经几次组织常委会并且他自己提名李介之,但常委们无人响应,气氛尴尬。无奈李介之傲才视物,自命清高,群众基础差,作为班长的卢天宝虽有心栽花,但却还是尊重大家的选择,李介之与县长位置插肩而过。
四在机关干部的求官上,虽然比较耿直,但懂得领导的艺术。
黄如峰调离空出县长位置,李介之未能胜任,年轻有为的方明向镇长当仁不让,非常合适,领导干部一致表决通过,谋人谋权都在不经意之间,貌似无心插柳的方镇长成为代县长。李介之调市环保局,空出副县长位置,这个位置诱惑了一批机关领导干部。首先财政局长郭银直抒胸臆,要晋升;县委组织部长胡有源也提出要换岗位,他们的理由是有一定的权限才能为百姓干实事.......,面对这些,卢天宝虽然耿直,但不失领导的艺术。首先明确为百姓办事和官职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大家有目共睹的方明向,人家在镇长的位置上也开拓思维招商引资,给秋江县带来1000万的收入,而前来求官的人都在方之上,却没有如此的贡献;其次强调干部任用有民主程序,而且组织选择的人一定是德才兼备的,凡符合常务副县长条件的人他都会提名,但决定权在组织,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干好自己的工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有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