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 无关其他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云飞扬_511f

         从来不敢妄称自己是个读书人,因为离心中“读书人”的标准还相差甚远。虽然喜欢读书,但很难坚持。毕竟,真正不带任何功利的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方面,父亲一直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父亲算得上是个读书人。我不知道他至今读过多少本书,但我知道他退休多年至今还在读书。一般人好奇,年轻时读书是为工作需要,退休后依然认真读书、写文章到底为甚。没人理解,但是他也不需要别人理解。这恰是我们这一代人很难做到的:读书只关乎兴趣,不带有其它功利性色彩。做读书卡片和做笔记是那个时代人的治学方法,如今我们已经基本摈弃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但是每每见到老一辈人卡片上的蝇头小字,我不由会心生敬意。以至于在美学大师班见到谭霈生老先生每节课拿出的一摞摞卡片,我常会联想起父亲认真做笔记的样子而热泪盈眶。父亲一直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每次打电话询问他干啥,他总说正在看书。也因为读书,他结交了不少知心好友。已经过世的黄怀仁就曾经是他的书友,两人一起切磋,相互交换推荐书籍,彼此谈心得体会,生活很是愉悦。父亲退休后读书很杂,美学、社会学,名人传记等不同领域的书籍都读。而且他读书“有间”,每每读书后总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很多时候还会形成文字。他也写了不少文章和论文,但至今还没有出书。我一直以蜗牛的速度慢慢帮他整理,以至于他常常戏言我影响了他的进步。因为他读书多,买书也多,所得的稿费基本都买了书。网上买书不够,时不时地还从书店提回一摞书。我帮他仔细算过账,父亲买书的费用早已超出写文章所得的稿费。因此,受中国人的实用美学 “学以致用”思想影响,有朋友会提出疑问:读了一辈子的书,书中俨然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更没有千钟粟,还要读么?但是,父亲全然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自得其乐。受父亲淡定平和的影响,年龄渐长的我也慢慢发现“无功利”读书的好处了。

          但是,多年以前的我还没有这样的觉悟。那时候的我恍如一张白纸,只是无限崇拜各位名家,像只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四处汲取精华。一次听王安忆的讲座,她说闹市是最好的读书环境,而且她一日的阅读量要达30万字。大家这样的定力让我崇拜,这样庞大的阅读量让我羡慕。在只得皮毛,没悟得精髓的情形下,我也很快加大阅读量,有意识有目的有功利性地囫囵吞枣般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量变似乎引起一点点质变,但是很快陷入“眼高手低”的苦恼。每每面对别人的作品侃侃而谈,而自己真正动手却是困难重重,甚至更多时候苦恼于笔下人物的重复。后来,曾经读的那些书也随着时间流逝渐渐还了回去。再后来,流经岁月变更,发现人生有限,而书籍无限,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去功利性。带着强烈的目的去读书,有所得,也有所失,很容易陷入常人所说的有用与无用的怪圈。所谓的读书无用与有用,换个角度看,也可以有另外的理解。读书表面看似无用,换不来热闹,换不来名利,甚至会曲高和寡,因此更需要以平常心待之。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其实无用之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用”。从容长久的读书在让人精神世界富足的同时,也会让一个人更加淡定而从容,最终散发魅力。而且,读书终是一种修炼。在这种修炼的过程中能有收获固然不错,但是一事无成,只愉悦身心,又何尝不可?读书无“用”的成分多些,内心才是清和的,日子更是沉静不受干扰的。而长久的身心愉悦,读书才能达到最大的功效。最终在旷达的日子里,也将获得一份坚实与淡定的快乐。同时,如同爱因斯坦所说:“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而最终无“用”的读书也会收获有“用”的人生境界,收获到人生信仰和精神支柱,得以在现实生活中营造自由的人生境界,做精神的逍遥者,获取一份诗意的人生。

         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无“用”读书。随着时光的老去,人心越发清淡,但只要回归读书,便可与书籍共清欢。毕竟,光阴如露,日影如飞。珍贵的世间,有书相伴,自是欢喜。而在经过那些兜兜转转的日子之后,我也终于明白,人间万事皆为寻常,读书也如素常日子一样再普通不过。因此好读书,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就好。虽然人生有许多实现不了的梦想,但是也有抓不住的时光。但是,也许泛潮的一页书,或许回轻而易举地打动你的柔肠;多年后的一天,也许风雨归来,虽被岁月模糊了容颜,可是,只要还是读书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生活还会是不一样的。于是,看戏和读书俨然成为自己当下生活的重要部分。看戏有看戏的乐趣,文字更有文字的色彩。两者相得益彰,让人气定神闲。案头一杯清茶,手捧一卷书,悠闲淡定,优雅自在,读的生活百态,品尝的是一杯意味深长的人生。

        人间最美四月天,姹紫嫣红在枝头毫无遮掩地绽放。人世有限年华,我们且行且读书。不必担心韶华短暂,只需静静地读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