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需要层次论与精神分析

2021-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wang21984

1

最近读《动机心理学》看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忽然想起精神分析主要流派的发展模式。

引自《动机心理学》,p42 引自《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2010版,p8

两者遥相呼应,简直是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的梦幻联动!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看起来就像马克思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心理学表达,其实并不易懂。马斯洛解释说(《动机与人格》,p34-37):

精神分析招致了不少误解,斯蒂芬·A·米切尔和玛格丽特·J·布莱克曾总结(《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p6-14):

为了避免更多误解,在阐释需要层次论与精神分析主要流派的对应之前,有必要说明:

2

生理需要 VS 自我心理学

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当生理需要被剥夺,就会出现一种唤醒或能量,即驱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类有着动物本性,驱力寻求满足,分为性驱力、死亡驱力。人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隐藏了本能冲动,心智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自我在超我的帮助下,压抑并调节本我中的本能冲动,以便适应社会。

引自《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p6

安娜·弗洛伊德、海因兹·哈特曼基于结构模型发展出自我心理学,重点从揭露本我冲动转向增强自我力量、修复心理结构本身。

根据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神经症是基于神经症性冲突,本我冲动寻求释放而自我抵御它的直接释放,由此产生了潜意识层面的冲突。长期压抑冲动,耗竭了自我的能量,自我越来越难以应对由此产生的内心紧张,最终导致崩溃,从而引起紧张、冲突的非自主性释放,形成了临床上的各种症状。

《卧虎藏龙》是很好的例子:

俞秀莲是超我的代表,她和孟思昭定亲,但和李慕白相爱,孟思昭为救李慕白而死,俞秀莲和李慕白因为侠义不能厮守,以兄妹相称,压抑情感。

玉娇龙是本我,她是出身官宦之家,和大盗罗小虎相恋,盗剑逃婚,在江湖中惹出一连串风波。

李慕白是自我,他有大侠之名,和俞秀莲恪守礼教,在武当山修炼作为妥协;下山后为玉娇龙意乱情迷,想驯服玉娇龙收她为徒,最后死于师门恩怨,象征着防御耗费了太多自我力量,自我崩溃。

安全需要 VS 依恋理论

安全需要包含安全、稳定、依赖、保护、秩序等需要,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始于约翰·鲍尔比对分离的研究,他聚焦于婴儿对母亲产生安全依恋的需要,提出了内在工作模型的概念。所谓内在工作模型,是“用以获取或限制信息的存取的结构化过程”。

彼得·福纳吉将内在工作模型分为四个表征系统:

引自《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p12

不安全依恋会导致亲密关系困难(或痴迷矛盾,或回避,或混乱),语言和思维不灵活,心智化失败、反思能力不足。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典型的不安全依恋,她幼年丧母,寄居外祖母家,小心翼翼,唯恐被人笑了去。她和表兄贾宝玉青梅竹马,总担心被抛弃和背叛,一会儿因为贾宝玉把她的香包给了别人就误剪香囊袋,一会儿又因为贾宝玉的丫鬟没给她开门就疑心他,一会儿又要提“金玉良缘”看他是不是真心;她的诗文则伤春悲秋,感慨风雨飘零。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里,流寇攻打贾府,林黛玉守家,丫鬟小红精明能干、忠心护主;但林黛玉中了薛宝钗的反间计,轻信小红叛变,深感痛心而无法反思,竟将小红活活打死,自毁长城,最终上吊自杀,“玉带林中挂”。

归属与爱的需要 VS 客体关系

人生活在关系中,是社会性的人了,需要归属感和爱,这是客体关系理论的议题。

梅兰妮·克莱因拓展了驱力理论,认为客体本身构筑在冲动中;费尔贝恩抛弃了驱力理论,认为儿童的原始动机是寻求客体,而不是驱力满足;温尼科特则关注母婴关系的影响。

简而言之,儿童早年内化的客体关系为以后的关系提供了模板。客体关系配对包括:自体、客体以及连接他们的情感,其中自体是自己的表征,客体是早期看护者的表征。

引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p2

早期看护者满足孩子的需要,情感联结正性,孩子内在客体关系就是积极的;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情感联结负性,内在客体关系就是消极的。内在客体关系会外化,使人带着预期与他人建立关系,消极的内在客体关系就会造成适应不良的关系模式。

南希·麦克威廉斯关于伴侣选择的论述是客体关系理论的精妙注解:

父母情感强烈,那么孩子通常会寻求带来强烈情感的伴侣;父母疏忽大意,那么孩子莫名地会找到忽视他们的伴侣。拥有酒鬼父亲的女儿,会哀叹她们被酒精依赖的男性所吸引;拥有抑郁妈妈的儿子,可能会像飞蛾扑火一样被不快乐的女性吸引。就那一点来说,虐待狂拥有寻找受虐狂的雷达;恋tong癖了解孩子的眼神里是否显示了对操纵的困惑或脆弱,这种困惑或脆弱使他们更有可能容忍骚扰。(《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p34)

自尊需要 VS 自体心理学

自尊需要是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对应着自体心理学。

海因兹·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始于自恋研究,后来发展出自体、自体客体的概念。自体可以视作“我们当下所感受到的自己主体感受的种种,以及在过去到现在时间连续感中的自我感”(徐钧,《自体的重建》推荐序),自体客体则是“对另一个人的体验维度,关联于这个人所具有的支持我们自体的功能”(科胡特,《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

健康的自体发展需要三种自体客体:

(没找到“三极自体”的图示,“三柱模型”庶几近之)

引自《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p17

三极自体稳固,就会产生自体凝聚感和现实稳定的自尊;三极自体有严重缺陷,就会导致破碎的自体感和脆弱的自恋。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是农民女儿,母亲早逝,父亲效仿贵族家庭,将她送入修道院。她在修道院读凡尔赛文学传奇小说,想象的贵妇生活成了她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镜映和孪生自体体验匮乏。

嫁给不解风情的乡镇医生包法利之后,爱玛闷闷不乐。夫妇二人偶然进入侯爵的视线,侯爵觉得爱玛“不似乡下女人”,邀请他们夫妇去庄园参加舞会。她得以一窥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还和一位“子爵”跳了舞。梦幻的一晚使她越发向往上流社会,难以忍受平常的生活,以至于偷情、借债来让自己感觉良好,最后家破人亡。

自我实现需要 VS 精神分析的目标

“自我实现”是戈尔茨坦首创,马斯洛借之指代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自我实现的人总体印象包括:对现实的感知、接受、自发性、以问题为中心、超然独处、自主、清新的鉴赏力、高峰体验、人类同族感、谦逊与尊重、人际关系、道德规范、手段与目的、幽默感、创造性、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完美、价值、二分法的消解……

精神分析的目标同样繁复:异常心理症状消失或缓解,内省力发展,自主感增强,认同感稳固,以现实为基础的自尊心增强,认识并处理情绪的能力得到改善,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增加,爱、工作及对他人适度依赖的能力扩展,愉悦和平和的情感体验增多……

让我们化繁为简:

弗洛伊德(1933)曾说过,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具有爱与工作的能力。

温尼科特(1971)则称,“一定是因为患者在哪里不能游戏了,于是治疗师开始工作,使患者从不能游戏的状态进入可游戏的状态”。

切西克(1983)非常重视治疗成功后患者从创造性及娱乐性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愉悦感,因此他建议,应将弗洛伊德提出的“爱与工作”的治疗目标修正为“爱、工作及游戏”。

如果说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的“应许之地”,那么“爱、工作及游戏”就是精神分析的“圣三位一体”。

3

需要层次论和精神分析流派的时间关系是怎样的呢?

马斯洛毫不讳言精神分析对他的影响,他在《动机与人格》里写道:

我想,这个理论符合詹姆士和杜威的机能主义传统,并且与韦特海默、戈尔茨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以及弗洛伊德、弗洛姆、霍妮、赖希、荣格和阿德勒的心理动力学相融合。这种融合或综合可以称为整体动力理论。

《动机与人格》初版于1954年,此时:

距弗洛伊德逝世已15年,也是在1939年,海因兹·哈特曼出版《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标志自我心理学成立。

安娜·弗洛伊德(维也纳学派)与梅兰妮·克莱因(克莱因学派)的“淑女之争”告一段落,于1946年签订“君子协议”,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三足鼎立。中间学派代表温尼科特1951年二婚,他大部分著名的论文在这之后发表;远离伦敦的费尔贝恩1952年出版《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明确提出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

约翰·鲍尔比1950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顾问,次年写出了《母爱关怀与心理健康》,1958年发表《母婴纽带的本质》,依恋理论初见雏形;而玛丽·安斯沃斯1963年开始陌生情境实验,玛丽·梅因1984年才进行成人依恋访谈。

海因兹·科胡特1953年刚成为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的训练师及督导分析师,将要成为经典精神分析的喉舌,很多年之后他才出版《自体的重建》(1977)宣告自体心理学诞生。

……

也就是说,当马斯洛把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和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相提并论时,依恋理论、自体心理学还没有成为显学,精神分析内部对于依恋和自恋的观念尚待革新。

或许可以说,马斯洛独具慧眼,预见了精神分析的主要流派。

或许也可以说,精神分析流派的演变自有逻辑,它始终关注着个体的需要和存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