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大师有感
世上本无大师,给他背书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大师。
周末跟老板还有建筑LY大师去LZ学校看现场,是我主动申请一起去的,目的是想学习一下大师在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技术、语言沟通交流这两块)。走一圈下来,感受颇深:原本以为,大师的技术还有语言沟通交流应该是非常拔尖的,结果发现平淡无奇,但老板对他们很尊敬!这一点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个与我认识的不符!这项目方案都由LY大师来定夺,不管是大局还是细节,大方向不说,细节部分包括门窗的样式、外墙涂料的颜色深浅、甚至滴水线等都很尊重LY大师的意见,即使施工有一定的难度。这我就不得不思考:如果是一个与LY大师同样技术水平,或者技术水平更高,沟通表达能力更强的普通设计师,而不是LY大师,老板会是这个态度吗?我觉得不会,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不是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东西,甲方老板都是很强势的,他们想的东西,设计师很难撼动,基本是灰溜溜的按甲方要求改图或改方案!因为普通设计师是入不了甲方老板的眼。但为什么面对LY大师,却不是这个态度?就我的观察,LY大师技术不能说太强,沟通也一般,虽然一直跟老板交流,但并没有高深的描述,而是简单的,我觉得....这样更好....,就没有太多的解释或者高大上的类比,虽然我不是建筑方案专业出身,听不出有什么高人的地方,但就语言沟通来讲,我可以确定LY大师表现一般,因为我见过好多比他能说会道的人,LY大师语言不多,声音还有点小,虽然能听得清楚,但并没有想象中那种铿锵有力!
至于老板为什么会尊敬他(老板也是比较懂技术的),我总结如下:1、大师人气高,普通设计师无人气。一个建筑作品,它是一个艺术品,老板需要借助大师的名气扩大它的影响力,而不是借助他的技术。因为建筑技术社会上一抓一大把,这个谁都明白。2、老板可以通过与大师发生交集,借力进入高端设计圈。当然,大师也借助资本实现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个是双赢。3、大师一般比较自信。他明白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不会跪舔,这样也才能容易出作品,他有底线!老板不得不尊重!
大师都很明白市场,了解需求,知道资本追逐什么。从古自今从没变化过,市场重来不缺技术。如果仅仅有技术这单一维度,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
在我现在的认识里,大师至少在三个维度(技术、表现、圈子)都是强项,相比现在技术泛滥,后两者他们表现更佳。
技术不说了,这个即使是普通设计师也要有,不然连在本行都无法立足。这个也是最容易达到的,一般人只要坚持三五年工作,正常情况都能拥有这个行业独立工作的技术。在这个维度,大师与大多数普通技术工无本质的区别,如果有区别,就是有些行业需要通过国家资格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当然,获得资格证这个维度已经甩掉一大批人。
表现这个维度,是在行业里面曝光度,如果在行业曝光度为0的人说他是大师,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现在我观察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渴望获得认同,但胆怯曝光,怕被批评,这个心里机制是怎么大规模形成,我也搞不清楚。也许是自我中心作怪,觉得别人的聚光灯时时刻刻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偶尔聚焦在自己身上,但又能怎样呢?看看凤姐,都能脱胎于普通人,比普通更有机会,如果不是因为她能曝光,很难有今天的高度,即使曝光出来是负面的。但技术曝光不一定是负面的,至少有技术才能做出作品,我们又害怕什么呢?
圈子,有了技术,有了表现,必须还要有圈子。圈子就是资源,这个资源利用得好,能产出比个人技术更大的产值,毕竟个人精力、认识有限。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工作到现在成不了大师,是注定的,因为我在表现、圈子都没有任何的努力,甚至是压根没意识到,更别谈刻意去了解。从这个角度去看,人能达到多高的高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确实,连意识方向都没有,该往哪里努力?
这与运气有关!
不过现在才知道也不算太晚,好好积累,下个7年是否能成为大师我不知道,但如果放任不管,只按单一维度去努力,继续普通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