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心情随笔婚姻育儿

你的童年回忆靠谱吗?

2018-12-23  本文已影响9人  正在发育

01.

经常听得有人绘声绘色地描绘童年,甚至是三岁之前的事儿,说实话听得我半信半疑。记忆这东西很不好说,像我,就只记得四五岁之后的事儿,还不一定准确。

我想到童年,基本上是院子里的槐花,年轻好看的妈妈,牛在田野里打架,邻居夏夜常偷瓜,屋檐冬天垂冰挂。即使是5岁那年乡下涨水,举家搬迁进城,逢大雨,家人身上浇透,他们提起来就觉得狼狈不堪的事情,在我的回忆中也没有沾上半点悲苦,反因为当时要奔向新的地方而兴奋,感觉大雨是美丽晶亮的珠子,整个世界都在为我发光。

但翻看以前的日记,便发现自己的记忆是有出入的。比如邻居夏夜偷瓜时我其实快念高中了,偷瓜的也不是我家的邻居,而是大哥的同事。院子里的槐花,也并非落在自己的家,因为我们家根本就没那棵大槐树,只是因为我妈常在那棵槐树底下和邻居们一起择菜,打毛衣,我经常去树下向她讨零花钱,所以印象深刻。

显然,我的童年回忆并非那么准确。时空有点乱,有些回忆似乎是各种信息的复杂整合。奇怪的是,为什么我回忆中的童年如此甚合我意,并且是我一以贯之的深爱?我的童年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东西吗?

显然不是这样。家徒四壁,父母严厉,哪来那么多欢乐?只是那些不合我意的童年在哪儿?是不是被我自己下意识地自动规避了?或者如某些生物学家所说,一开始就作为短期记忆储存到了海马回,而日渐消褪?

02.

前一段时间追一部叫《风骚律师》的美剧,基本上是《绝命毒师》的原班人马。吸引我的不是所谓《绝命毒师》的衍生剧,而是剧中安排的一根副线——哥哥chuck和弟弟Jimmy的兄弟情。

但是追到第三季,发现编剧早早地就把chuck写死了,好扫兴。换了我,我就要让chuck一直活着,最后让作为律师的这对兄弟俩在法庭上撕逼,让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截然相反的个性,冷漠与温暖,理智与情感来个彻底的清算怎么样?那才过瘾呢。

同是小杂货店老板的儿子,老大chuck理性节制,靠发奋读书考入名校,最后辛苦打拼成为业界著名的大律师。小弟Jimmy心性善良,聪明灵俐,但不怎么用功,靠耍小聪明混饭吃。这导致chuck一直看不起弟弟,认为Jimmy 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当律师也不是那块料——这都还属于傲慢与偏见范畴。

但当屌丝Jimmy开始奋斗,利用业余时间居然考上了法律专业,梦想成为像哥哥chuck那样的大律师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Chuck非但没有扶助弟弟,反而很积极地用打压和摧毁的方式来 “帮助” Jimmy。做哥哥的亲手下套将弟弟送上法庭,并无情地碾碎弟弟成为大律师的梦想——在这一点上,Chuck简直做到了大义灭亲,他那貌似公正,不夹带任何私人感情的举动背后,难道就没有别的动机吗?

真相果然败露在一次兄弟俩的激烈争吵中。Chuck对Jimmy说,“我能忍受风流吉米,但不能容忍拥有法律学位的风流吉米。”这句话听起来似乎Chuck对Jimmy怀着深深的妒嫉。只是Chuck出身名校,住着大house,是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备受业界同行爱戴,而Jimmy就是一底层屌丝,有什么值得Chuck嫉妒呢?

童年回忆来了——Chuck认为父母从小就特别疼爱jimmy,对他这个老大却很冷落。成年后,尽管他事业学成,有了体面的职业,但与父母的关系仍然无法亲密。母亲连临死前,念叨的都是Jimmy的名字,这让chuck备觉孤独,同时也嫉妒Jimmy,内心充满恨意。

显然,Chuck的童年回忆提供了心理学范畴的合理解释,因为父母的偏心,导致可怜的Jimmy受到哥哥的敌视。Jimmy是不是太无辜了?他天性善良,性格活泼,富有人情味儿,这是错误吗?

令我疑虑的是,在叙述父母偏心时,完全看不到Jimmy的视角,一切来自Chuck的回忆。 那么,Chuck的童年回忆靠谱吗?他是否是片面的,甚至扭曲的选择性回忆?

03.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写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已婚夫妇自我估计在每类家庭活动中担当的比例。做这个实验时,丈夫和妻子是隔开的,他们得各自说出自己在每项家庭活动中承担的百分比,然后,由研究者把每对配偶的估计数字加起来——

结果出来了,有趣的是,每一对夫妇的估计数字加起来,结果都超过了100%。比如在做早餐这件事上,妻子说她做了60%,丈夫们却声称他做了80%,那么总和就是,孩子们吃上了140%的早餐?

显然,丈夫和妻子们的回忆都属于“自我中心主义”。

 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在研究人类的记忆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时,精心设计了很多实验,其中常见的是“购物中心迷路”的实验。

她感叹“现实与想象只有一线之隔”因为测试结果发现,其中25%的人在虚构记忆,有些实验受试者捏造记忆的比例甚至是50%。这些百分比说明人类的记忆是松散易变的,并不可靠。而添油加醋,夸张变形是很多人的常态,记忆会遭到扭曲。

有趣的是,在做“购物中心迷路”实验前,洛夫特斯设法对实验者进行了一些暗示。结果,在她安排进行的暗示下,捏造者将无中生有的“ 购物中心迷路” 说得唯妙唯肖,细节堪称完美,简直就是天生的编剧。

04.

老家有一对兄弟,俩人从小到大就不太对付。哥哥内向,不苟言笑。弟弟感性,打小爱说爱笑。

两个人对原生家庭的童年回忆很不一样。哥哥的评价充满不屑,认为原生家庭脏乱差。而弟弟回忆原生家庭时充满感情,在他的细节描述中,长者温暖有爱,他感到了快乐。

兄弟俩的回忆让我非常诧异。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成长环境,为什么童年回忆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是谁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回忆从来就是片面的,有选择性的,它并不完整也并不客观?

直指根源的地方来了。

哥哥进一步回忆童年:父母对弟弟特别好,弟弟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说买琴就买琴,琴很贵那时候,弟弟没拉多久就不拉了。但父母从来没给他买过东西,爸妈偏心。有人问哥哥想要东西为什么不向父母提要求,说是当时不知道要——因为不知道如何向父母提要求,于是每当弟弟手里有了什么玩意儿,当哥的就会抢过去,先狠狠玩上几天才还回去。

弟弟进一步回忆童年:没觉得小时候父母给自己特意买了什么,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物资普遍缺乏,父母哪有多少钱给自己买玩具呢?硬要说偏心,或许小时候因为老生病,父母可能对他的照顾要多一些?但仔细想,又想不出到底哪里特别照顾过。琴确实是自己纠缠着父母买的,小孩子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拉多久就不拉了。弟弟认为小时候哥哥很少带他玩儿,在他的印象中,当弟弟的一直是让着当哥哥的。他的东西哥哥从小到大不打招呼拿了就走,自己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好忍着。

兄弟俩的记忆谁更靠谱呢?

05.

心理学的支派繁多,我赞他们其中有人说的,“我们所谓的回忆都是对过去的重构。当一个人重新激活大脑中的某些印象时,它们会变得易受影响,甚至可以被修改。”

这种理论支撑来自生物学家对成年人的脑部扫描,他们发现虚构记忆的神经活动会涉及到大脑部位,包括海马体。其中长在额头后方的前额叶皮质前部就是探查一段记忆真假的关键。

撇开回忆是否靠谱,撇开父母是否偏心,我好想说在脆弱,敏感的童年时期,教会孩子们如何勇敢正确地表达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尤其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里,当父母忽略了某位孩子的感受,孩子又不懂得如何倾诉和表达时,伤害便默默发生了,受伤的还不止一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