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做完决策就后悔?

2021-03-23  本文已影响0人  余随意

感恩,相信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做。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

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不太好的人,感恩之心弱于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好的人”。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里,还是现实生活中你所看到的,或者是遇到的人,是不是遵循这样的概率呢?

被我这么一说,你可能有所察觉: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毕竟那些寻情记、犯案,甚至是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不讲感恩,大多数都是这样。

其实,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太正确。就如,你怀孕了,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怀孕的人。你新买了一台黑色轿车,路上跑的黑色车会大于其他颜色的车。

这就是孕妇定律,也称之为“视网膜效应”。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

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 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人,其实自己脾气也不太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所以,你评判他人感恩与否,多少会被其它因素所影响。

回归正题。

感恩的驱动力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一个人的认知,有逻辑且清晰的认知能力。

有人会因为你递给他一杯水而感恩于你,有些人,哪怕你花费大量的力气救他于水火之中,人家依然不会感恩于你。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乔哈里视窗来解释个中缘由。

第一种:

自己知道,他人知道,彼此相互感恩,呈谦卑状态。

第二种:

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铭记于心,哪怕琐碎小事也会心怀感激。

第三种: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这就是别人眼中的“不懂感恩之人”。

第四种,自己不知道,他人不知道,彼此之间都没有意识形态。

我们应该缩小盲目区,扩大公开区及隐藏区,探索未知区。

结合以上所说的“孕妇定律”及“乔哈里视窗”,我尝试着使用这两个工具说清楚,一个人做判断下定论的时候,切不可妄自大意。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的感性思维所引导做决策,而没有认真思考事情的本质与所发生的问题。

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要拒绝做“乌合之众”,先定位自己的视窗位置,尔后启动思考去理性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