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孩子为什么爱说脏话
到了一定年纪,孩子说脏话无可避免。家里不说,小朋友通过其他渠道,也会知道脏话的存在。
最初面对安安说不好听的话,知道不要强化,会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能明白。
在家里基本听不到他说,但有次他和加加一起玩时,情急之下,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而我当时神经敏感,很是生气。
把安安叫到一边,严厉地批评他。这样的方式,让我当下发泄了自我的怒气,但对于解决不让孩子说不好听的话没有益处。
学习后明白,要想解决孩子说脏话的问题要用行为矫正法。
行为矫正法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能保留下来,一定是孩子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了好处,满足了自己的某个需求。
举例,孩子和小朋友有摩擦说脏话。
家长一定不能只是告诉孩子说“你别说脏话,这是错的”。这不行,如果孩子不说脏话了,下次别人惹他,他很愤怒时可能会直接上去打人,那更麻烦。这时家长跟孩子沟通要表达清楚三层含义。
首先,让他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需求。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孩子这样做是通过愤怒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很重要。
家长可以跟他说:“当你那样骂小朋友的时候,你是想要让小朋友不再侵犯你,是吗?我看到小朋友果然是害怕了,那他到底怕的是什么呢?是你说脏话的内容吗?不是!他怕的是你那个愤怒的力量。他是因为你生气了,所以不敢抢你东西了。妈妈觉得你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很勇敢,但是我们不通过骂人的方式也可以解决。”
其次,要表明说脏话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家长跟孩子说:“你表达愤怒可以,但你说的那三个字不好,妈妈爸爸从来不对你说,而且身边有素质的大人都不会说。
我觉得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懂得道理的孩子了,如果以前你什么都不懂,那妈妈可能不太会怪你。但是你现在已经懂事了,就不要再这样做了,你长大了,说脏话会影响你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家长这么说可以让孩子看到这种行为会带来负面的社会评价。
最后,跟孩子探讨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愤怒。家长可以和他说:“你看看怎么能够不骂人就能用语言把这个愤怒的力量表现出来?当他抢你玩具的时候,你还可以对他说哪些话也一样能维护到你的权益呢?”
要让孩子知道他大声告诉对方“我正在玩,你抢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这个效果和刚才骂一顿的效果是一样的。当孩子知道我不用通过骂人也一样可以表达愤怒、维护权益时,那他就不需要再骂人了。
所以用行为矫正法处理说脏话的问题时,家长跟孩子说的不是“别说脏话”,而是“你说脏话这个行为不好,妈妈不接受,但你说脏话这个行为下面那个想要表达愤怒的需求,妈妈觉得确实很重要。
咱们可以去思考用哪些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些愤怒”。当孩子找到新的可以替代的语言后,他也就矫正了原来说脏话的行为。
行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