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这几天在看周国平的《妞妞》,几乎是从头哭到尾,用了大半包抽纸。
我一直以为,我的心已经变得麻木了,但是并没有。

亲爱的姐姐离开已经快2年了,在这个寒冷的岁末,我又无法抑制地思念她。
表面上,我们都装得若无其事,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坦然谈起她。
特别是在父母面前,能不说就不说,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怕自己先忍不住。
早几天,看到一个热点新闻,《奇葩说》的选手邱晨自曝患癌。
我以前并不知道她,《奇葩说》我没怎么看过,但看了她那个十几分钟的讲演后,我被她征服了。

发现自己得了这种恐怖的病后,她非常冷静地安排事情,积极地治疗,真的非常非常有正能量。
据调查,我们超过一半的人都会与癌症打交道,不是亲人就是自己。
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到底以一种怎样的姿势去面对呢?
以哭泣,以歇斯底里,以沉默?
邱晨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优雅的方式。
她说:“死亡才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

记得有人也说过,死亡是最好的发明。
想想看,如果没有死亡,我们得多无聊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今天给学生放了《国家宝藏》里“辛追墓T型帛画”的故事,自古至今,人类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永生,现如今,我们明白那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罢了。
当然,有没有另一个世界,是未知的,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
我们在出生那天起就无可避免地走近死亡,史铁生也说:死亡是一个终将来临的节日。
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但不代表我们面对死亡时无动于衷。
看完了《妞妞》,我感觉又重温了一遍两年前的痛苦,心路历程和作者是何其相似。
不愿相信――不得不接受――各种方式求医问神――在绝望中怀着渺茫的希望――幻灭――责怪老天瞎了眼――期盼有天堂――复盘原因,找各种迹象――颠覆人生观,不再惧怕死亡……
但就算按这个流程走一遍,我还是没有免疫力,我依然无法接受任何一个亲密之人的离去……

这几天一岁多的侄子一直在唱《不想长大》,看着他可爱的模样,心生无限爱怜。
人哪,来到这个世上,注定要承受痛苦。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