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引导孩子的阅读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29人  无墨散人
如何高效引导孩子的阅读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课本上学到的总是太少,太少。因为,每册课本上就是那二,三十篇大都老掉牙的文章。所以,对即好奇,又好动,更求新鲜的中学生来说,就出现大唱流行音乐,追求三毛,喜欢金庸,热爱汪国真。著名学者王晓明先生说过:“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在精神上越走越窄。”这也许是现行教育的症结所在吧。要为中学生在精神上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就得正确引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   多读传统经典名著。

鼓励学生多读传统经典名著,即可以为学生积累语言打下坚定的基础,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对于正在接受基本文化教育的中学生而言,他要学习母语里最富表现力的语言;要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之作,从传统文学里汲取营养;要初步接触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要了解本民族的精神内核;而这一切都无法绕开传统经典名著。因此,在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中传统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必要的,首要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又是常读常新的。正如有人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又不能读一遍丢掉,而要不间断的常读。常读才能常新。在一遍又一遍地常读中不断地加深对名著的感知和理解;不断地汲取营养,吸取精华。

二   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

指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即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一个同学喜欢诗歌,而课本中所选的诗又无法满足他的阅读。教师就要引导他自由地去阅读优秀的诗歌。而绝不能强令喜欢诗歌者去读小说。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来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中获取,一方面使自身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又给自己带来了学习的信心和追求的勇气。

三   结合当前学术研究的成果。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多年以来的老路子,一直以来,变化很少。

那些在学术界已成定论的命题,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几乎一点都没反映。比如,对胡适,梁实秋,徐志摩等作家的不公平评价,以及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人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只字不提。从此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远远地落后于当前的:学术研究。要使孩子走出这种落后的困境,就要把课外阅读的眼光大胆地引向当前学术研究的成果。这样就可以使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被中学生所认识并吸收。

四   古今中外的协调吸收。

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因此,阅读就决不能是狭窄的,单方面的,而应当是宽阔的,多方面的吸收。正如一个人在物质上的营养是需要全面的,而不能只食某一种或某一类食物一样;一个人只有吸取了多方面的营养才能健康成长。那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要古今中外全面涉猎,既不能薄古厚今,更不能轻中重外;要做到古今中外的有机结合,才能吸取全面而又丰富的精神养料。

总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决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