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集人生旅途文艺大观园

看一个人是否真懂诗词?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4人  子斋雅集

子斋雅集,这是发表在一次诗词大会以后的文章,转发在这里,希望诗友们批评指正。是回答头条一个问题?

怎么看一个人真正懂诗词?

呵呵,看一个人是否真懂诗词。

关键在二个字,即“真”“懂”。

和年龄,职称,头衔无关。

因为,我们现在学诗词,已经脱离了,古代诗词的语言环境。我们现在是在继承传统,而不是在创造和发扬。

举个例子,中国举办了几届诗词大赛。什么连句,集句,飞花令都有,但是,即席赋诗的几乎没有。

又比如说,懂诗词,中文系的大学教授应该是懂了吧。是懂的,看他们在诗词大会上的评判,风趣幽默,谈笑风生,时不时掌声雷动。想来一定涨粉不少。

但是说他懂吧,还真是不懂。

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

估计也是一时兴起,做了一个苏轼的集句。

他的集句是这样的:

人间有味是清欢,

照水红蕖细细香。

长恨此身非吾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两个“有”字,两个“是”两个“吾”两个“此”,除了“细细”为叠字,“有”字还用可以,后面三个,特别是吾还在两句的同一位置,总共二十八个字。撞了那么多,也太不“懂”了吧。

还有“香,乡”撞韵的问题。

用诗词界最宽容的说法,问题也是很多的。

表面看似懂,实际上就是不懂。

所以,看一个人是否真懂诗词,不仅要听他说,还是要看他写的。不然,也真难辨。何况,还是教授呢。

用另一位诗词大会评委康震教授(北师大)的诗结尾,也堪一笑。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竞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

一代风流唱春晖。

这首绝句平仄全错,粘对有失,字语不达,诗味全无,连诗词入门级都没有达到。仅是拼凑几句成语而已。

他应该比郦波好些,郦波不过是用别人的诗集句,而他竟然敢于写这样的诗在诗词大会上朗诵。呵呵。

用复旦大学胡中行教授的话来说:“诗词,其实不怕不懂,怕的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不懂。”

这个问题,就此搁笔了。

谢谢小编

2018.12.1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