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意象的组合技巧
2020-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枯笔禅
意象组合的技巧有很多,最为典型的是比兴和对偶。
比兴 可以说比兴就是运用艺术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诗歌技巧。
这种连接是以一个意象为主,另外的意象为辅。作为辅助的意象对主要的意象起映衬、对比、类比或引发的作用。起前三种作用的是比,起后一种作用的是兴。用比所连接的意象之间的关系或明或暗,总有内在的脉络可寻。用兴所连接的意象之间的关系,没有内在的脉络可寻。
比的用例,如《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朱熹曰:“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比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李贺《老夫采玉歌》:“杜鹃口血老夫泪”,也是比,以杜鹃鸟的啼血比采玉老夫的泪水。兴的用例,如《诗经》王风和郑风各有一首《扬之水》,都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起兴,但兴起的内容不同。王风的那首是征人思归,郑风的那首是兄弟不和。可见兴所组合的意象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对偶 可以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上句写孟浩然的青年时代,下句写他的老年时代,时间的跨度很大。而这两句诗的意象就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渭北、江东两地相去甚远,意象也是靠对偶连接的。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时间和空间都有一个飞跃:一句是冬,一句是秋;一句是东南,一句是西北。因为有对偶在起连接作用,所以这两组不同时间、空间的意象放在一起,并不使人感到突兀。可见对偶是连接意象的一座很好的桥梁,有了它,意象之间虽有跳跃,而读者心理上并不感到是跳跃,只觉得是自然顺畅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