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貌”取人?
人是社会动物,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小社会。家庭与社会有许多相近之处:如人与人的关系既有上下的关系,像祖辈、父辈与子女的关系;有合作的关系,比如夫妻之间;还有同辈关系,像兄弟姐妹,也包括表亲关系。
只是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比社会关系更为亲密,不是血缘就是亲情。所以,人在早期可以通过家庭生活形成许多未来进入社会后与人接触或相处的行为方式。
人在早年依恋期时,重点依恋一个人,同时也与家庭其他成员有亲密接触。但当他可以独立行动时,活动范围就开始超出了家庭住所的范围。尤其是去幼儿园的孩子,开始接触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这时他与人相处就显得不如家庭内部容易。所以,在三岁上下,家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
这类行为方式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人接触的方式,包括熟悉关系与陌生关系的接触;二是与不同人相处的方式,在相处中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或冲突时该如何反应。所以,这一时期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对孩子的“涉及他人的行为”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人的早期行为一旦经过重复成为方式,就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性格。
为什么不能小看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方式的培养呢?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他的生活离不开与人接触和相处,人的获利或受挫也与他人有关,人的幸福、成就等都与他人有关。所以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将决定孩子走出家门后他的人际关系、合群程度、受欢迎或被排斥等社会感受。
与人接触的行为方式非常重要。如孩子第一次见到他人需不需要问好,如何问好,对不同关系的人如何使用称谓,如何体现出有礼貌有教养,如何与人接触时既不失自尊,又不显得目中无人。孩子的这些表现既可能体现出抚养人的类似行为表现,更会显现出其家庭整体的教养水平。
与人首次接触,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社会心理学对“第一印象”有大量的研究,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这种效应一旦形成,想予以改变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所以,与人首次接触,至少要教会孩子具有公认的基本的礼貌方式。如对陌生人、对年长的人、对女性,还有对残疾人等,使用的称谓、口气和态度都应该有所不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问路,见路边坐着一个老人,年轻人上来就问:“哎,往某某地怎么走呀?”老人头都不抬,一挥手就指了一个方向,结果年轻人走出去很远也没找着,另一个人告诉他:“你走反了,应该是相反方向!”年轻人气不过,回过头又来找那位老人,年轻人大声地指责说:“你怎么这么损呀?我问你路,你怎么故意指反方向呢?”老人笑笑说:“一个说话没规矩的人,我凭什么给你指路?我那挥手不是指路,是让你滚!”
当然,有时我们在着急的情况下,口气也会急躁和不礼貌。我也有过这种情况,因不明情况说话就急,当对方耐心解释让我明白原委后,我都要郑重地向对方道歉,并肯定对方的耐心与教养。
现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越空间距离的人际接触,如微博一段文字下面,通过留言和回复,两个不相识的人就接触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的留言,说话的口气完全可以判断出他的年龄和家庭教养。
人的教养,越是在陌生关系中和在不认识的情况下,越发显得真实和自然。“对于不懂礼貌的人可以宽容,但对于没有教养的人一定要远离。”
有些不懂礼貌的人,他并非故意,也没有恶意,只是他的父母从没有告诉过他。所以,他长大后走入社会,与人接触就会出现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所以,不懂礼貌的人往往会发现,别人不愿意理自己,有被孤立的感觉,这就是性格缺陷带来的社交困难。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待人的礼貌规矩。
其实,在家也要讲礼貌。我小时候,离开家时一定要跟父母说一声,爸妈,我出去做什么,大约什么时候回。回家后也先向父母报到:“爸妈,我回来了。”
有人说,礼貌多了很虚伪,因为礼貌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但不是轴心,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还需要更多具体的有意义行为。但是,在初次接触和交往中,还是要本着相互尊重、尽显教养的礼貌方式。
如果遇到严重的没有教养的人与事,如一说话嘴里自然地带出许多脏话,初次见面就用眼睛瞟着你,或斜着眼睛怪声怪气,言语粗鲁,刚一接触就明显感觉不友善,最好的方式是沉默,然后离开。
我在网上就遇到过这类人,虽然看不见人,但口气非常蛮横。他甚至完全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就来对你大发评论,而且是恶语相加,以致我怀疑他在家里就这么说话,彼此以这种骂骂咧咧的方式交流,所以才这样说脏话。
我经常会尝试与这样的人进行言语沟通。后来发现,十个人中大约有两个人会出现语气缓和,进而讲理的表现,由此我判断,这十分之二的人在实际接触中应该是有礼貌的人。
但是,有些人真的无法沟通。我相信,这是他们自然真实的表现,他根本不懂得,也不会另一种文明的表达。这与他早年的生活情境、身边人的言谈风格密切相关,他在这种情境熏陶下已经形成了他的性格,即待人的言语风格。
所以,与人接触的言行需要从小有人教,进而养成言语文明的风格,这不仅会体现家庭的教养水准,也会使别人在良好的人际互动中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