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想必不少人看过或者听过《匆匆那年》吧,里面有一句话: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今天是2015年6月7日,上午10点34,高考。
高考的考点就离宿舍几百米,向那边望去,等着接考生的私家车排在路边,很多很多的家长等在考场大门外。没有喧嚣的鸣笛声,没有欢笑声,有的只是如火的骄阳和那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就在2014年的这个时候,我清楚的记得我正在考场里面写着古诗词默写。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鳌头舍我其谁”。这就是我们班级的口号。“刘宇,这道题咋做啊”,“我看看啊”,“哦,你看啊……”,这是我高三里面最多的对话,也就是这种对话陪伴了我的毕业季。当时班级共55个人,每次大约要排到14号,所以说学习不太差,也总给别人讲题,但是我自己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和失误,每天晚上我都会想,我今天犯了什么错误,都应该怎么改正,明天一定不会再犯,明天会更好……
但是接下来的11次模拟考试,我最好的一次才626,虽然几乎没有低于600的时候,但是我意识到离我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当时的我十分的迷茫,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每次模拟考试考完,我都会看班级前几名在那用在他们看来很简单的模拟题谈笑风生,我就只能默默地责备自己问什么做错,为什么想不到,回家的那段路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向家长交代,回到家,妈妈都会做很好的饭菜等我吃饭,姥姥像一个孩子似的忍不住问我考的怎么样,我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吃饭的时候,就感觉很想哭,当时的我那种心情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痛苦回忆,有时候我也想,我这么累值得吗?为了多做几道题,我中午只睡10分钟,而且只能趴在桌子上睡,要不然就做噩梦,晚上1点钟还睡不着,但还是想着明天可能会更好。
就在这种混混沌沌的300多个日子里面不停的摸爬滚打,到高考的时候我已经接受了现实:我的水平就这样了,不求奇迹,不求超长发挥,只求稳稳的考完,之后的事,听命尤天。
最后还是数学考砸了,只打了116分,最后的我来到了大连理工大学,学了软件工程专业。
来到大学,无尽的感慨最后就化作望向窗外的轻轻一叹,毕竟自己奋斗过,虽然后悔,但是问心无愧。
现在是11:09,作文应该写到一半了,加油吧,考生们,过了这两天,你们就会迎来新的人生。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写了我高三时的记忆碎片和流水般的生活节奏,多少次我在梦里梦到高考,多少次,我猛然抬头,发现窗外的世界和我高考时窗外的景色是那么的相似,17岁的青春,匆匆而过,17岁的高考,慨叹无穷。
“愿争三千里流风赤浪,不负十二载画影寒窗”,那振奋人心的标语仍然不忘。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