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工作坊技能·写作

熊猫小课写作课:一个模型三种思维,让你的文案表达更有效

2018-07-28  本文已影响211人  花花花知晓

7月初,我在微信熊猫小课平台开始了写作课的学习。课上讲述了一个模型三种思维。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个模型

信息传递模型

写作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甲方把信息加工处理好,发送给乙方。希望乙方接收信息后按他希望的方式行动。

在解读这个模型前,必须知道这个模型给我们的三个启示

1文案和我们息息相关

说起文案,很多人就会想到做坐下来花几个小时写个成千上万字的文章,或者是像广告标语那样充满创意、激励人心的句子。

但文案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文案就已经从我们指尖发送出去了。

比如你在班车上随手回了一条微信。到公司回两封邮件,用qq和跨楼层的同事讨论下午要开的会议议题。

你发的每一句平实无华的句子都是文案。

文案和我们息息相关。

2文案是有目的的

文案是有目的的。

我们写简历,是为了获得面试的机会;写商品介绍是为了争取客户消费;写工作总结,是为了复盘自己过去走的路,调整方向再出发。写日记是为了记录自己;写情书是为了传达思慕。

无论哪种写作,背后一定有希望达到的目的。

3信息会在传递过程中层层丢失

信息丢失是信息传递中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可以用三种思维尽可能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将信息丢失和失真减少。

三种思维

三种思维

三种思维分别是逻辑思维、用户思维、故事思维。

逻辑思维

让信息更精准、有条理,吸收更快。

有很多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其中一个有用的工具叫逻辑树

逻辑树

逻辑树,也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大纲。先列出一个主干,然后写出几个分支,最后再细分。看起来和思维导图差不多。有一个梳理思路的app叫做 幕布。用大纲的方式罗列下分点就能一键变成思维导图。这说明二者确实是相通的。

所以,这也启示我们,想要培养逻辑思维,可以这么做:

遇到要写文字的时候,就列大纲。

一旦开始阅读,无论是读书还是微信文章,甚至可以是开会和看电影的过程中,拿出纸来列大纲。

学会画思维导图。至少学会背后的逻辑。

故事思维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持续看下去。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事。

SCQA模型

在《全新思维》中,提出了未来最重要的六大技能,故事力就是其一。文案里有故事,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用故事来表达,也更容易说服阅读者。

故事力不仅重要,还有公式可以套。课程上详细展示了SCQA(背景·冲突·提问·回答)模型的用法。

举例:你写了个关于质量调查的报告呈交,希望对方看一下。

你可以直接说:“我做了个质量调查报告,请您看一下”。

也可以套用模型说:

S:“我们最近收到了很多质量投诉。

C:但我们的质量指标一直都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甚至大幅超过国家标准的。

Q: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一个月内质量严重下滑呢?

A:为此我进行了一个质量调查,找到了原因。详细内容都在这份报告里,请您看一下。”。

很明显,套用故事模型的表达,更容易引发对方的阅读兴趣。

想要培养故事力,可以这么做 :

收集各种故事公式是最快的。除了SCQA,还有英雄之旅、SPA、VIP等制作成概念卡片收入云笔记库。(参考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和火星爷爷的《故事要疯传成交就用这五招》)

用这些模型拆解日常阅读的公号、文章里的案例。拆解广告、电影里的剧情模型。

受众思维

换位思考,站着读者的角度上去阐述信息,让信息的用户体验更好。

受众思维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他们的痛点和需要。在信息轴上,我们作为信息传递者,了解的信息总是比用户更多一些的。如何才能准确的站在用户的位置看见全貌,就成为文案精准的关键。

《李叫兽精选》里有一个坐标轴,精准的表述了两点间的视觉差异。(如上图)

3S用户思维

在《用户思维+》这本书里还有一个图叫3S,主张更多的关注用户的痛点和我们能带给用户的价值。

无论如何,了解你的受众才是重中之重。

想要多了解目标用户,有很多工具可以借助。

比如搜索用户画像、用户大数据、用户调查等关键词就能找到大量信息。

此外,培养用户思维还可以通过多看相关书籍。

但不要忘记,一切信息的输入,最终还是要靠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功力。只有运用起来,用市场的反馈来检验,才能真的磨练出用户思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