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心得】从事高校教师已近五年工作的生活感受

2017-05-17  本文已影响0人  董阮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的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三年了。时常在脑海里突然出现了有学生在喊“董哥,董哥,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在一线辅导员工作的三年中,已然习惯了别人称呼自己“董哥”。最近刚刚做完迎新、军训工作之后,竟然有不少95后学生称呼自己“董老师”,喜欢“董哥”,听着亲切的叫声,时常感觉再大的辛苦与付出也是值得的。因为你陪伴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值得留恋的四年时光;从今年9月初开始上班,已整整满三年。刚开始做辅导员工作多少尝到一些酸甜苦辣,甚至一些别人难懂的的心酸。我们以前常听长辈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当父母,你就很难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那种情感。”举一反三可以感触到:“如果你不做大学老师,就很难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那份心情和期待”。

结合自己这三年的工作经历,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在本职工作的点滴感受。

一、角色的转换和定位。理清角色、认清定位。位置对于做好任何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知道自己的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知悉自己的工作目标,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要求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途径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大多数辅导员都有过学生干部的经历,能否快速、及时、效率的从学生干部以及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一名辅导员老师,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举例来说,身边在团委工作的老师,接触到的学生多数都是学生干部,而且可以说是学校或者学院层面上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群体,相对来说做各种工作都比较积极配合,也比较容易。可真到学院里,到了辅导员的岗位上,负责大四年级的学生,就会发现,接触到的学生形形色色,各种性格脾气都有,做工作也就需要相应的工作技巧;因此可以说,我们必须要随着身份的转变树立不同的工作理念、选择适合的工作方式。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内涵需要我们从工作的点滴中汲取教训与经验。

二、使工作成为乐趣,当做事业去拼搏。教师节当天会收到许多的短信:“祝福董老师工作顺利,学生名满天下!收到这样的短信,心里还是暖暖的。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多种多样,所以需要你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与本领”。辅导员工作能做到不是被忙碌的生活消磨的筋疲力尽,而是能够坚定自信又坦然轻松的面对那才是本事。

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会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总结凝练,提升自我,尽快成长,注意方法,任劳任怨,专心致志,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克难攻坚,定会有所作为!


广西科技大学 董阮建(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