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鸭蛋》
小说《鸭蛋》
作者:朱勇长
一
世人都知道江西有一大湖。此大湖中有一最大湖岛,岛上有一处千年古村落。这个村上的人们大多数种地种水田,种地收些麦子,棉花等农作物,种水田收早晚两季稻谷,少部分人从事渔业,以捕鱼虾为生,此二者均是自给不能自足;另外有些人做手工,什么船匠针匠篾匠箍桶匠,石匠木匠铁匠补锅匠都有人做。整体上人们日子过得清苦。
那时村民包田到户刚几年,我们学校是由原来集体米厂改造的,机器被拆了卖掉,腾出来的空间里砌墙围成一间间教室。我那时大约是读四年级,陆子韦是我的同桌。我们是同学、邻居和玩伴。陆子韦每天穿着一件有四个口袋的蓝色外套,下面两个口袋总是鼓鼓囊囊塞满了纸壳、石子等玩具,吊在肚子上一晃一晃的;下身穿一件膝盖上各破一个洞的黑色裤子;脚上穿一双布鞋,双脚大拇指都露在外面,指甲缝里塞满泥巴,黑黑的。我也比他好不了多少,顶多就是我身上衣服的破洞被我母亲缝上了布片片补丁而已。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有好长一段时间,早读课时,陆子韦不是迟到,就是到了教室就趴在课桌上打着呼噜睡觉。他那“金津玉液”哈喇子顺着嘴角流到课桌上。有时班主任胡老师走过来了,我赶紧推醒他,他抬起头晃了一下,右手用蓝色外套袖口往上一抹嘴角,再往下一擦桌面。他似醒未醒的样子可笑极了。胡老师过来用手中的小竹棍敲了一下他的头,让他站着上课。他站在我身边还在晃动身子,我顿时感觉到一股压抑感,生怕他倒了会压在我身上。
有一天早读课,和往常一样,陆子韦趴在课桌上正似睡非睡,胡老师气冲冲进了教室,他在讲台上晃动着手中的两张试卷,嘴里喊:“陆子韦,你怎么搞的?语文一个鸭蛋,数学一个鸭蛋,一次考了两个鸭蛋!”我又推了一下陆子韦,他一惊,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习惯性用蓝色外套袖口擦了一下嘴角:“什么鸭蛋?什么鸭蛋?我没有,我没有......”全班同学都忍俊不禁,哄堂大笑起来。试卷发下来了,我眼睛瞄了一下他的分数,那两个鲜红色椭圆形的“O”,下面还划了两根鲜红的斜杠,像竖着的鸭蛋,要倒未倒,马上就会滚落下来。
二
说到鸭蛋,是我们这个湖村所不缺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水除了捕鱼还能养鸭。我家西边隔几间房子,住着陶老单身汉,他是养鸭能手。陶老汉兄弟仨,一间大房子他分得“品”字中的一个“口”,他在"口"字中间用框架和木板隔开,进屋左边是他住的卧室,右边是他的鸭兵鸭将们住,角落里垒砌个炉灶算是厨房。三四十平的空间如此布局倒也合理。村里的鸭蛋供应大多来自他这里。有时候我家来了做客的亲戚,母亲就会给客人煮一碗面条放上一个荷包蛋 那买鸭蛋的差事就是我来做了。我拿着母亲给的两毛钱去他家,一进门,一股鸭屎臭烘烘的气味扑面而来,他正在角落里做着饭呢。
“陶伯,我买两个鸭蛋。”我左手捂着鼻子,右手递出去两毛钱说。
“等下,来了。”陶老汉吱应着我。
他说等会,我眼睛就快速看一下他的屋里,那些鸭子挤着睡觉的地方铺满了稻草,稻草上满是鸭屎,不堪入目,一排矮木板隔了一条过道从灶台到他的卧室门口。
“两个鸭蛋,大个的,都是新鲜的,昨晚上刚下的,给你。”他接过两毛钱,开心地说道。
“好蛋,好蛋。”我一手接过一个鸭蛋,转身就跑。
“拿好了,慢点跑,别摔了。”身后还传来了陶老汉的嘱咐声。
我那时虽然还小,心里却在嘀咕:“那么脏,难怪他找不到老婆,哪个女人愿意嫁给条件这么差的男人?”
人们都说,“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后来我才明白,只有拥有良田广厦的人才真正配得上说这句话啊。
有一天,胡老师问我们将来想做什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同学们有的说将来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老师,有的说要做工人,还有的说要做警察......我说我想做个木匠,因为帮人做屋造房子的主事木匠师傅好神气的,而且我母亲老说男孩子读书不如学一门手艺,将来娶老婆容易些。
陆子韦那次特别勇敢地站起来说:“我长大了要养鸭子,像陶老汉那样,养鸭子能下好多鸭蛋卖钱。”
同学们又一次哄堂大笑,都对他说:“你傻啊,像陶老汉那样养鸭下蛋老婆都娶不到。”
三
可陆子韦还是很羡慕陶老汉的。我们周末去湖边草地放牛。大人们一伙伙在庄稼田地里干农活,他们有时一起抽一筒烟,说个荤笑话,有时一起吃中饭说说家长里短。牛在草地上吃草,我们在湖边看陶老汉放鸭子,鸭子在大湖上游泳觅食,陶老汉就划一叶扁舟,一根竹竿跟着,竹竿头上绑一根长绳,像一根超长的鞭子,鸭子游得远,游得散,一竿子甩出去鞭长能及,让鸭子回头聚拢。放鸭子比起种地来有一点就是寂寞孤独,陶老汉只有跟鸭子们说话了,鸭子们呱呱呱地叫,陶老汉就扯着嗓子唱小曲:“日头起山丈八高哟,别人吃饭我还没捞(捞饭),等我有钱讨八个哟,两个架火两个捞耶,两个园里割韭菜哟,两个楼上绣荷包耶......”他还会一边叽叽咕咕一边吆喝着和鸭子们说话,鸭子们像是听懂了他的意思,一听到他的声音就往他的身边来,拼命地扇动翅膀,挺起肥肥的身板,伸长着脖子,两只鸭蹼划水围着他的船转圈。陆子韦对我说,你看陶老汉多像一个鸭司令。
陆子韦家也养了十几只鸭子,他那十几只鸭子有灰头的有绿头的,一只只膘肥体壮。他对它们可好了,他把大人去湖里抓鱼用的网兜,接上长竿子柄,伸到路边茅坑里,去捞粪缸里正蠕动着的蛆虫,快速跑到湖边,来回甩动网兜洗净粪渣,然后拿回家倒在鸭窝里给鸭子吃。从茅坑到湖边,一路上滴满了粪水。他还把洋红洋绿涂在鸭子翅膀上,说是为了好分辨哪只是他家的鸭子,其实他家鸭子是旱鸭子,不下湖,整天趴在窝里吃他捞的蛆虫。陆子韦双手叉腰看着鸭子们吃蛆虫,得意地笑着,也像一个小鸭司令,
人们总见他母亲在大街小巷里卖鸭蛋,好像他家有卖不完的鸭蛋似的,人们有些疑惑,常议论,他家那十几只鸭子那么会下蛋?
陆子韦还问我:“你怎么不买我家鸭蛋?”
我说:“你家鸭子吃蛆虫好恶心,谁愿意吃你家鸭蛋?”
他冲我怪怪的笑着说道:“谁说的,我家鸭蛋和陶老汉家的是一样的。”
我不屑一顾地回他:“怎么可能一样呢?陶老汉的鸭子吃稻谷,在湖上吃小鱼小虾,你家的吃蛆虫。”
陆子韦急了,一把抓住我,伏在我肩上,左手勾住我脖子,右手掌卷成筒状对着我的耳朵,跟我耳语一番,告诉了我一个秘密。
我听完这个秘密,恍然大悟对他说道:“原来如此,难怪你总是迟到打瞌睡,难怪你家有卖不完的鸭蛋,难怪你说你家鸭蛋和陶伯家的是一样的,是你妈叫你这么做的?”
陆子韦不可置否,他的脸一片通红,对我说:“你可不能告诉别人的。”
我点点头说:“我们是好朋友,我会保守秘密的。”
四
原来陶老汉一个人管着两百只鸭子,有时管不过来,管头管不到尾。他不知道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他起来做饭时,陆子韦也起来了。陶老汉打开屋门把鸭子放出去,把一路呱呱叫的它们赶到离家五百米远的湖边岸上。此时他屋门虚掩着,陆子韦就拎着一个篮子悄悄地进了他屋里。陶老汉在湖岸边撒上一些稻谷,把鸭子们喂到四五分饱,等鸭子们在湖里岸边开心戏水,他才返回家中,而这时陆子韦已经偷着捡拾了一篮子鸭蛋走了。陶老汉把稻草上的鸭蛋捡起放到一个箩筐里,匆匆吃些饭,再带上一小饭桶饭菜留着中午吃,他这一出去,在茫茫大湖上就是一整天啊。
有一天早上,陶老汉返回家时远远地看见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还以为一大早遇上了鬼。他紧走几步追了上去,一看是个小孩,右臂弯里勾着一个篮子,瘦弱的身子往左边倾斜着,有点吃力的样子。
他大喝一声:“站住!”
小孩回头看了一眼陶老汉,想跑。
“陆子韦,你这么早干嘛呢?”陶老汉看清了是陆子韦,拉住他问道。
“我卖东西,卖鸭蛋。”陆子韦睁着眼睛瞎说道。
“这么早你卖鸭蛋给谁啊?”陶老汉说着伸手去摸他篮子的蛋,蛋壳上还有余温。
“我,我,我......”陆子韦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是好。
“你篮子里的都是我的鸭蛋?你偷我的鸭蛋?难怪我老觉得鸭蛋下得少,原来被你偷了!”陶老汉气极了。
陶老汉提着那篮子鸭蛋,一路拽着陆子韦到了他家门口,陆子韦家大门也是虚掩着的。他娘听到动静从门里出来了:“这是怎么了?陶大哥?”
“怎么了?你说怎么了?你教小孩偷东西吗?你不知道小孩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吗?”陶老汉对着陆子韦母亲大吼道。
陆子韦和他娘母子二人哑口无言。
陆子韦偷陶老汉的鸭蛋都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的,这账也没法算清了。陆子韦他娘后来也一直跟陶老汉赔不是说是小孩干的,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多年后,陶老汉去世了,我和陆子韦也长大了,出外闯江湖讨生活。真应了陶老汉的那句话,后来,陆子韦在深圳偷窃摩托车进了班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