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如何用满足感衡量产品呢

2022-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施吉涛

今天聊一下情绪,有人说情绪就是我们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是建立在这个操作系统上的应用。 

  但提到情绪那就一定离不开理性,理性是和情绪协作的一种力,让我们人状态可以保持稳定正常

  驱动我们的最重要的部分,还是情绪感受(之前从脑科学的角度聊过一些,大脑一点点发展演化,理性脑是最后演化出的,只占大脑的一部分)

  我们试着回忆一下,当我们愤怒或者伤心的时候,做事儿是不是特别冲动糊涂,情绪感受在驱动着我们选择判断行动

  理性的思维过程需要更多时间,调用更多信息,情绪是一瞬间的反应

  所以分析和理解情绪就比较重要了,我们最基本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先来看愉悦和不爽,愉悦就是被满足,得不到满足就会不爽

[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

  衣食住行,安全,包括精神需求等都可以通过满足来度量

  [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统,驱动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

  对于我们来说,吃的好,穿的美会愉悦,去长时间旅行,会愉悦,被身边的人尊重,接纳和重视,自己会愉悦

  一种需要付出和努力的需求,一下子被满足了就“爽”

或者可以这样讲,愉悦累计到一定的量带给人的体验就是爽

[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这就是很多游戏设计的一个逻辑]

也就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它设计为一种游戏,然后让愉悦感和爽感驱动我们积极向上的推动自己

我们接着来看不爽与不满足,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没达到预期或者满足状态被剥夺了,也就产生了不爽

  我们的很多工作,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面向产品和人与人的关系,满足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度量,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愉悦,满足,不爽来衡量产品服务还有一段关系如何

  企业对这一点的应用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过亿。

除夕一晚,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摇一摇,摇红包的互动,一亿人摇了100亿次。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基本上人人有奖。

看着别人摇到了红包,自己跟着也摇,摇了几十次,突然间得了一个红包。这感觉,就是爽。]

  [2016年春节,阿里砸2.69亿元夺下猴年春晚的合作资格,推支付宝红包。

阿里肯定不能和腾讯一样啊。

阿里怎么干的呢?大家都记得,他干得是,集齐5福,分2亿现金。

然后呢?我想你还有印象,一堆人都集了四福,差最后一个敬业福。

数据:

支付宝发出了82万多张敬业福。

集齐五福的有79万

如果照2000万用户参与抢支付宝红包,爽的人不到4%,不爽的人大于96%。]

附:阿里是重度服务B,所以同样的游戏,设计逻辑会天差地别

最后用愉悦,满足和不爽来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在同一件事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呢,这里探究一下自己会乐此不疲去做的事儿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我们的常识中,智商高,长的漂亮,唱歌好…这些都是天分,还有一种是需要简单挖掘一下的

[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

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那么好好琢磨一下,什么事儿长期给你带来愉悦,让你从前到现在,依然非常满足呢

  不出意外,大概能持续一万小时,或者一辈子都不够呢

  那么更具体的又如何呢?身边优秀的人有些什么特质:在自己在意的事儿上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敏感,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接收不了这类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进,想一下生活中很多事儿是不是这样呢,由这一群人改造和创造的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