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若无天赋,有常也有得
【日更第786天】
仅有天赋也不足够
还要有专注
以及坚持
天赋一词,属于老天爷赏饭吃,这样的事儿,不是强求能得来的。
刚读完的一本书里就提到,主角和被领养的妹妹,被教导同样的技能,主角懒惰,功法都背不全,真施展出来,轻而易举,举一反三;而她妹妹,背书背得娴熟,却十有九次都无法做到。
有些人天生是一块石头,可以坚固,但要像水一样柔软灵动,就太为难自己了。教的人也为难,学的人穷尽一生,也可能只是浪费时间。
人的天赋,有些人能够发现,有些人可能没有,这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不必觉得因此就高人一等,也不需要颓废自卑,人本就各有不同。
而人生所需的技能,也分很多种,有些是用以谋生的,有些是用来出类拔萃的,有些只要掌握皮毛就好,有些,则无需掌握——因此,才有一生专注一事的说法。
人毕竟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想冒尖,处处都要比人厉害,那这个人就太浪费自己的天赋了——所谓天赋,有长必有短,把长处培养得一骑绝尘就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还要处处都比人强,那是暴殄天物,浪费上天的赠予。
也有些人做什么都厉害,做什么都很好,但也绝不是一日之功,加上本身就足够优秀,才能做什么像什么,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有一两样自己做得好的事情,把这件事做得有一两样有别于他人的特点,已经很足够被人欣赏了。
再学会一些生存必备的技能,如理财,做饭,那也足够了,这些可以放低要求,不求做到极致,足够用就好。
千万千万不要想着什么都自己来,什么都要会,这样做只会占据做重要事的时间——这也是我要告诫自己的事。
“成事能力不能完全取代天赋,要保留一个“有畏”的心态。”觉得自己有能力,什么都去做,什么都觉得能成,便心生傲气,对于天赋不敬畏,不敬畏自己的天赋,不把自己的天赋用好,专注于它,也不尊重别人的天赋,觉得他人不过尔尔,自己也能做到,这就是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
学东西快,领悟力强,不见得是好处,它反而会成为我这种人最大的绊脚石,什么东西学着都像个样子,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了,持续学下去可以成为大师了,事实上每一件事情要学好,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作为兴趣玩一玩就好,千万不要贪心,这个也想那个也好,最终自己走去哪里了都不知道。
迷了路,那是要浪费很多很多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回头来的。
谨守本心很重要。
且我不以为自己是很有天赋的人,这两个特点并不能被称为天赋,它仅仅是我的一点点优势,而且让我浮躁,静不下心,所有技能都漂浮在表面,仅仅掌握了皮毛。
因此,我的内心对于“有常”二字,非常敬畏!有常指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恒心待之。
曾公言:
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
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
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
承认自己只是普通人,没有太多的天赋,是这两年才懂得的道理,把少年意气放下,而守拙行之,以恒守之,日日写文,写了两年,我于写作一道,也仅泛泛,但我心喜,写到今日,偶有人阅读,觉得甚好,于我,也宛如天籁,足矣。
心存敬畏:
其一,尊重自己的天赋,做到最好。
其二,守缺,便是知足,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天赋,也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求事事圆满。
其三,常常提醒自己:吾甚平平。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